-
宜昌地处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全省首个“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温润的气候条件为优质生态烟叶提供了“沃土”。“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收购烟叶50.4万担,实现烟农收入7亿元,上缴烟叶税2亿元,烟农户平收入由“十二五”末的4.68万元增长到“十三五”末的7.96万元。
-
“我收购毛竹,不仅是为了自己增加收入,更是为了将留守老人种的毛竹卖出去,增加他们的收入。”谈及贩卖毛竹,方华军解释道。
-
伴随着新能源烤房门的打开,一炕金黄的烟叶出现在眼前。烟农税光华满脸写满了自豪:“照这个样子,我今年收入22万元不成问题!”
-
立秋时节正是烤烟收获的季节,烟农们把分好级打好捆的烟叶交售到当地烟草站收购点。在密集烤房群和分级工场,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烟农们帮着将烤房中回潮后的烟叶卸下,交给烟农合作社的分级队员进行专业化分级,一边劳动,一边和分级队员拉着家常。
-
四月的福建上杭县中都镇田背村,阴雨绵绵,春的寒意被裹在清风里。有一个忙碌的身影早早地出现在烟田里,视线移近,这是一张戴着近视眼镜、掺杂着雨水、泥土和汗水的脸,他就是远近闻名的龙岩市“十佳职业烟农”、龙岩市“十佳创业青年烟农”蓝开荣。
-
都说上阵父子兵。在烟农队伍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父子烟农”,父子两代人都种植烤烟。儿子在父亲的影响下,子承父业主动加入到种烟队伍中,凭借着发展烤烟产业和自己的勤劳双手,开创了一条致富之路。
-
隆冬时节,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杜关镇杜荆河畔的草店、桑树沟、荆彰、显众、民湾5个种烟村机械轰鸣,人头攒动,一派冬耕整地的繁忙景象。鑫叶烟叶合作社理事长常青超正指挥着6台拔杆机、6台深耕机械在辖区烟田内轮番作业。机械过处,一排排烟杆应声倒下,一块块泥土泛着金光。
-
“焕侠!焕侠!在家吗?”“在呢!在呢!我正在给猪打饲料呢!”“你现在可是脱贫明星啦!你看!你家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之星啦!”5月11日,陕西渭南澄城县王庄镇路井村驻村第一书记张雨龙将荣誉证和奖章送到了脱贫户杨焕侠手中。
-
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南角的麻栗坡县,支柱产业是烤烟产业。近五年,累计收购烟叶26.43万担,实现烟农收入3.24亿元,实现烟叶税7650万元,烟叶质量总体稳定,市场需求旺盛,持续保持零滞销。
-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东山村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近年来,当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烟叶特色种植,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精准脱贫之路,找到了藏在烟叶里的“致富经”,让地生金、民致富、村发展,顺利甩掉了贫困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