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转自东方烟草报
三月,安徽南陵,青弋江畔。
淅淅沥沥的小雨随风飘过,碧蓝的江水逶迤远去。放眼望去,江水旁,盛开的油菜花点缀着成方连片的烟田。几个穿着雨衣的人正在整齐笔直的烟垄旁劳作。
刹那,一幅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水墨画跃然眼前。
走近烟田,路边停着一辆黑色的越野车。车前,一位打着伞、拿着本子记录的人引起了记者注意。
此人名叫梅既平,芜湖市南陵县弋江镇奚滩村人,今年31岁,是当地一位职业烟农。
烟农劳作不下田,这是新鲜事。
随行的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南陵烟叶工作站站长李隼翔的介绍,职业烟农田边站,得益于南陵县“徽映”弋江烟农专业合作社开展的自营专业化服务。
今年,按照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有关部署,皖南烟叶公司积极谋划新常态下烟叶生产发展之路,以提升合作社服务水平和发展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徽映”烟农服务品牌建设,按照市场需求,将合作社服务覆盖烟叶生产全过程,把技术和劳务转化成服务产品打包出售给烟农,推进服务市场化、管理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帮助烟农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确保烟叶生产各环节技术标准精准落实。
一场模式之变为皖南烟区带来了新活力、新机遇。
发现“硌脚沙”
在皖南烟叶公司总经理王道支的办公桌上,一本《2015年工作报告学习材料汇编》摆在显眼位置,里面编印着国家局、安徽省局(公司)关于今年烟叶生产工作的具体要求,因反复翻看,黄色的封皮已经起了褶皱。
“提质增效,是今年烟叶工作的重中之重。”王道支开门见山,道出重点,“当前,大农业转型升级的脚步不断加快,烟草农业转型升级也是大势所趋。对烟区而言,计划减量与结构调整机遇并存。新常态下,烟叶人要抓好提质增效这个新课题,向内挖潜。”
向内挖潜,先知不足。
“烟叶质量稳步提升,为工业企业提供好用的原料,种植过程中各项标准的严格落实是一项重点。”王道支话锋一转,“但这种标准可能在执行中走了样。”
执行走样,原因何在?
近年来,行业加大烟农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思路,帮助烟农建设好用、管用的专业化合作社。在这一点上,皖南烟叶公司也不例外。他们积极推进土地长期集中流转,提升规模种植化水平;落实资产入社,提升合作社装备水平……一系列“输血+造血”的扶持帮助,给烟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然而,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烟农作为生产主体,在学历、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烟叶种植的认识大相径庭。为保证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良好运转,皖南烟叶公司将烟站的烟技员分配到合作社,担任管理人员,指导烟农生产。待时机成熟,这部分烟技员便让出合作社的管理位置,让烟农独挑大梁。
在这种模式运作下,烟农在每个生产环节雇佣小工,双方商议劳务价格。而后,受雇小工被组织到烟农专业合作社,由烟技员按照公司下达的该阶段生产要求,认真讲解技术要领。
就在这个环节,问题出现了。
首先,烟技员的技术指导难以完全落实。小工只与烟农存在雇佣关系,烟技员对其毫无约束,烟技员的信息传达无误,接收方能否完全接收并认真执行?
其次,用工问题带来价格虚高。在当地,每户烟农的种烟面积大都在100亩左右,用工量较大。要抢抓时令,就有用工先后的问题。往往小工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时间节点加价,同时小工会加快工作节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工作,质量难以保证。但是为了长期合作,对于工作质量一般的小工,烟农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草草结算工资,追赶进度。
这犹如鞋里硌脚的沙子,影响皖南烟叶公司走好发展之路。
改变当下,才能把握未来,皖南烟叶公司决心迈好今年起垄移栽第一步。
找到“新模式”
采访期间,记者在烟田里遇到了南陵烟叶工作站奚滩服务部的烟技员张豹。他手拿卷尺,脚穿胶鞋,站在已覆膜烟垄旁,指导烟农打穴。
今年,张豹的身份又多了一重,南陵县“徽映”弋江烟农专业合作社奚滩服务部专业服务队长。
这不仅是称呼的改变,更是皖南烟叶公司解决问题的关键。
今年年初,他们开展合作社自营专业化服务,将皖南烟叶公司248名烟技员输入到辖区8个合作社的43个服务部内,按照“1名经理-1名副经理-若干服务队长”的层级,由队长负责组织各自的专业化服务队。
张豹负责南陵县弋江镇两个村的8户烟农,共710亩烟田。他手下有6个组、85名服务队员。起垄移栽期间,张豹每天穿梭在烟田里,指导服务队员作业。
只一个名号,问题就解决了吗?张豹给记者算起了账:
——解决了一个归属问题。
过去,小工属于游击式作业,与烟农是雇佣关系。现在,他们劳作不再单独与烟农商议价格,而是服务队长出面,按照公司设定的收费标准,将服务、技术打包出售给烟农。服务队员的工资由服务队长发放。
这样一来,服务队长与服务队员的关系更为紧密,整个队伍工作起来的目标性更强。
——方便烟农生产。
过去,每个生产环节,烟农都要提前考虑联系小工,往往是东家跑了西家跑,电话一个接一个,效果却不好。如今,烟农可以直接联系所在片区的服务队长,一个电话,约定好时间,轻松搞定。
同时,因不同地区的用工量存在差异,会出现需要用工的地方人手不够,提前完成任务赋闲在家的工人无事可做的情况。现在,需要人手的服务队长可以及时搬来救兵,一个电话,另一区域完成任务的服务队员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烟田,帮助开展工作。
在这一点上,张豹片区的梅既平最有发言权。
“虽说今年是我第二年种烟,但我很了解情况。”梅既平笑着说,“第一年,我按老办法雇工,雇工难,价格不低。今年的起垄移栽,我按合作社自营专业化服务要求操作,直接找到片区的张豹队长,从起垄移栽环节看,用工价格比去年略低,效率大大提升。”
在梅既平看来,合作社自营专业化服务很适合他。原来,梅既平经营装潢生意。去年,岳父将90多亩地交给他打理,并要求种烟。刚刚入门,两头生意,就在这种情况下,梅既平去年烟叶种植有10万元的纯收入。
说到这儿,梅既平笑着说:“也正是因为我刚刚入门,没有经验,在用工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要不然,按照平均水平,我应该纯收入在16万元左右。”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