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在线视点 > 纪录 > 正文

一位基层干部的“吃住行”

记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局局长计恒毅
2020年11月29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赵伟
A+ A

  烟草在线专稿  “计局长来武功工作快两年了。他为人低调,平易近人,吃住不讲究,工作‘接地气’,业余时间爱学习,爱锻炼,喜欢与职工、客户聊天,从不涉足赌博、娱乐场所。他还十分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办实事好事,深得民心,口碑不错,他是我们新进员工学习的榜样。”2014年5月上旬,在陕西咸阳市局征求基层职工对县局班子成员意见时,青年员工黄亚运的一番感言,引起职工共鸣。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感谢这位咸阳市武功县局新局长计恒毅为武功烟草带来的新气象。

  2012年7月,计恒毅从咸阳市泾阳县烟草专卖局调至武功县局,担任局长、书记、经理职务。两年来,在新的基层单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靠什么“魔法”赢得武烟人“点赞”?通过走访这位基层科级干部的“吃住行”,笔者探知到了其中的奥秘—— 

  上职工灶 吃家常饭

  武功县局的后院有一个职工灶,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砖木结构,常年失修,条件设施十分简陋,操作间和农家小厨房没有两样。多年来,这个灶办的恓惶,一年四季仅有七八名单身职工上灶,其中几个新进员工不适应单调的饭菜和简陋的就餐环境,经常在外面搭灶。前些年,每进来一个灶夫,都埋怨吃饭人太少、工资待遇低,干了一阵子就辞工了。职工灶办办停停,就像一个鸡肋,食则无味,扔之可惜。

  计恒毅来武功,第一次去职工灶吃饭,有人就劝他:咱们的职工灶卫生条件差,灶夫都是从农村找来的妇女,饭菜质量很一般,与其同样花钱,不如在外面用餐,花样多,条件好。计恒毅听后摇头道:尽管我们的职工灶条件简陋,但只要有一个职工上灶,我就陪他吃饭。再说我也是农家出身,从小吃惯了家常便饭,没有啥不适应的。 

  就这样,计恒毅坚持一日三餐上灶吃饭,与职工同坐一张桌,同捞一锅面,饭菜虽简单,倒也吃的有滋有味。几个新进员工看见局长天天上灶,吃家常便饭,甚为敬佩,纷纷“移师”,回到单位职工灶。有时,上灶人数突增,饭菜份数不够,计恒毅就把自己的那份转盛给别人。别人推辞,他笑着说:年轻人正长身体,不能挨饿。平日里就餐,他还乐意与年轻职工聊天、拉家常,询问他们工作学习情况,教育他们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热爱生活,努力工作,这让年轻职工倍感亲切与温馨。

  “一把手”上灶吃饭,灶夫自然不敢怠慢。两年来,职工灶周周有饭谱,天天变花样,煎饼、鸡蛋,稀饭、扯面、水饺、米饭,色香味俱全,小餐桌干净卫生,职工吃的满意放心。“老灶友”范苏科感慨道:过去吃饭人有减无增,如今上灶人数番了一倍,这都是局长上灶带来的人气。

  “职工灶办的好不好,是衡量一个单位文明程度和企业文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我们这届班子一定要重视职工生活,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计恒毅多次在班子会上强调。去年以来,针对职工灶现状,他第一个提出“改造职工灶”建议,得到班子成员一致同意。经过勘察,征求行家和职工意见,最终决定利用原送货站闲置的四间办公室作为职工灶新址。这个请示连同篮球场硬化、卷烟库房改造项目,很快得到市局同意批复。施工过程中,他经常深入现场,查看施工质量。有一次,他发现职工灶室外的两处台阶太窄,职工行走容易碰撞,存在不安全隐患。他及时与施工队沟通,要求加宽台阶。起初,施工队认为是细节问题,怕麻烦,不同意加宽。但他坚持己见,“据理相争”,问题最终得以解决。事后,施工队负责人感叹道:这是一个真心实意为职工着想的好领导

  经过精心施工,严格工程质量,目前,一个配备天然气厨具、蒸饭箱、消毒柜,冰箱、储存箱等先进设施的职工灶即将竣工,参观者络绎不绝。原县局退休老领导刘长林深有感触地说:30多年了,武功烟草人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职工灶。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我代表职工家属,感谢新一届领导班子对职工生活的关心与支持。

  “下一步,我们要成立灶务管理委员会,制定新的职工灶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力争把职工灶办成一个文明就餐、凝聚人心、展示企业形象、营造和谐氛围的公共场所。”计恒毅如是说。

  迁办公室 住单身楼

  2009年下半年,武功县局对办公楼进行过一次加大规模的装修,因部门办公区域调整,局长办公室设在三楼,室内宽敞明亮,里面有套间、卫生间、淋雨器,条件很好。按说,计恒毅进驻“原址”,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但他不是讲排场、比阔气的人。在班子会上,他对其他班子成员道出了心里话:一个人住在三楼,开会谈工作,让你们往上跑,于心不忍,深感内疚。咱一个小小科级干部,享受不起这个待遇,也不能有这样的特权。班子其他成员劝他说:三楼清静,住宿又方便,你一个外地人、单身汉,就不要考虑“搬家”了。但他坚持要搬。去年,正好赶上纪委清查科级干部办公场所面积,他以此为由,马上通知办公室主任杨宁国在一楼找房子搬“家”。有的职工开玩笑说:领导从高层到底层,从套间进宿舍,有失身份掉架子,心里一定不舒服。听到这话,他笑着回答:高处不胜寒,只有“接地气”才最舒服、最自在。

  局长搬“家”效应大。随后,几名副职领导、部门中层干部紧跟其后,均在规定的时间内合并办公室没有一人提出异议、表示反对。营销部经理郭倡利说:自从办公室合并后,和部门副经理面对面办公,联系方便了,合作愉快了,为了照顾女同志,自己还戒烟了,看来合并办公室利大于弊啊! 

  计恒毅住宿的地方在二楼职工宿舍区域。有人提出给他的新“家”配置一个新沙发、新茶几,他坚决制止,而是继续使用老沙发、旧茶几。他是一个不摆架子的人,对每一位职工家属彬彬有礼,经常和老职工拉家常,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他还与单身职工“约法三章”:不许在宿舍饮酒赌博,不许高声喧哗,不许乱倒垃圾。这些小事情体现了一个领导干部的人品与作风,职工家属打心底喜欢这位新来的邻居。

  针对极个别职工多占公房的问题,他在会上反复强调,沟通协调,及时解决了职工住房历史遗留问题,1名在外长期租房的职工顺利住进单位公房,多名聘用人员也有了临时休息的场所。为了保持宿办楼环境卫生,他定期带领职工清理楼道、院落杂物,修剪花园草坪。年过八旬的离休老干部马子华说:这位新局长人勤快、热心肠,没架子,是一个难得的好领导。

  走乡下路 进残疾户

  计恒毅十分重视市场调研。他对中层干部常说的一句话:大路两边风景好,背街小巷更需看。市场调研要多走小路、土路、泥泞路,要多进小村、小巷、小店,要多和小老板、困难户、残疾户交谈,这样,才能听到市场真实声音,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计恒毅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最后一公里”。两年来,他深入一线,勤下市场,跑遍了辖区所有乡镇,深入到偏远村庄、背街小巷,与广大客户坐下来、面对面交流,认真征求客户对货源分配、送货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他要求随行的中层干部虚心听取、如实记录客户意见和建议,及时归纳梳理、限时办结答复。每次从市场归来,他的小车总是沾满了尘土,显得脏兮兮。职工看在眼里,赞在嘴边:局长下乡一车土,市场调研收获多。他常对司机说:车身有尘土,可以洗掉。如果一个人内心有尘土,就不是小问题了。 

  他还十分关心残疾客户。每次下市场,不忘找几个残疾客户作为重点走访对象,帮助他们解决经营、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每逢春节慰问活动,不管工作多忙,他都要抽出时间,亲自慰问残疾户,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体现烟草人的一片爱心。辖区小村镇兴城村残疾零售户李普生不无感激地说:这些年,若不是烟草局领导看望我,关心我,鼓励我,我的小店早就关门了。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计恒毅之所以赢得职工口碑,无不印证了一个道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领导干部品行怎样,作风如何,能力高低,政绩大小,不是靠自吹自擂,而是要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是否得到群众的认可,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计恒毅,就是这样一位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层领导干部。愿他在今后的工作中,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点赞口碑越来越多!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