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散文随笔 > 正文

一个烟草人的匆匆那年

2015年01月13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陈敏
A+ A

  烟草在线专稿  三天前,黄德英坐在办公室里,用灵活纤细的手指欢快地敲打着键盘,口中哼唱着王菲的那首《匆匆那年》,幸福得像刚收到生日礼物的小女孩。三天后,当她在工作移交单上签上自己名字的时候,许久不肯抬起头,几滴坠下的泪珠打湿了纸上“九寨沟县局综合办主任”几个字。

  考虑到黄德英的一对双胞胎孩子患有严重的眼病,几年来,一直往返奔波于阿坝州和成都之间为孩子医病,经州局(公司)党组研究决定,将黄德英调到距成都较近的汶川县办公地点工作。

  狭窄的综合办内挤满了全单位的同事,局长、经理吴晓成再次将调令递交到黄德英手中“县局的全体职工,感谢你这13年来的辛苦与付出,九寨烟草的历史簿上永远镌刻着你的每一滴汗水和成绩”。

  2001年,黄德英从阿坝州财贸校毕业,一个年仅20岁天真稚嫩的小女孩,对事业、对爱情充满着无限憧憬,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四川省阿坝州烟草有限责任公司九寨沟景区批发部,这一留就是13年,她在这里成就了事业、组建了家庭,更播种了对未来的希望。

  在一辆破旧的乡村客车里摇晃了一整天,肠胃翻腾的黄德英终于来到了九寨沟漳扎镇,眼前的烟草公司租用的是一个破旧宾馆楼顶的加层木板房,接待她的是衣着邋遢的全部4名同事,看到刚分配过来身材瘦弱、满脸稚嫩的黄德英,仓库保管员胡雪松走过来半玩笑式地打招呼“我们这里夏天漏雨、冬天透风,不知小黄同志能不能经受住考验?”

  对于同事的玩笑话黄德英半知半懂,仅在入职的第一周她就感觉自己已经扛不住了。宿舍里没有任何取暖设施,被窝里冷得像冰窖,根本没法入睡;提一桶水到房间备用次日洗漱,第二天却发现已经冻成了冰坨;即便是在工作,也只能用呼出的哈气来暖手。每周卷烟货车一到,黄德英就要和其他同事通宵贴防伪标识,她把每包烟从条装盒里抽出来,贴上标签,再重新封装回去,不断重复着相同的动作。

  时间慢慢流逝,黄德英渐渐从忍受中学会了享受。同事们像呵护花骨朵一般照顾她,帮她分担工作,晚上常会有人给她偷偷端来一碗牦牛肉;一天的劳碌过后,大家坐在一起吃晚饭、开玩笑,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幸福得就像一家人;黄德英主动承包下所有同事衣物的清洗,每到周末她就到各个房间去收集脏衣服。2006年,经同事的牵线,她结识了一个帅气的交通警察并结为夫妻,在成婚那天,她在同事们的祝福中醉倒在浓浓的青稞酒中。

  转眼13年,既短暂又漫长,黄德英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卫并见证着九寨烟草的成长与壮大。公司搬了5次家,终于在永乐镇定居,虽然办公空间不大,但却温暖明亮;黄德英也经历了很多工作岗位:出纳员,访销部主任,财务科副科长,综合办副主任、主任,人也变得更加成熟、理性;由她带教出去的几批大学生员工,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了业务骨干;她自己也连续11年被州局(公司)授予年度优秀员工,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得到上级的表彰和肯定。

  上个月,阿坝州局(公司)机关结束了6年在外流浪办公的历史,在欢庆回家的日子里,苏王福局长、经理带着一路走来的老烟草人追忆起那段艰苦创业、有喜有泪的日子,身着镶满鲜花羌服的黄德英静静地坐在200多名同事中间,一串串晶莹的泪珠从她的脸颊划过,不断地打在一朵正绽放着的牡丹花上。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