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一、父亲与“祖宗”的对话
每逢7月半,父亲都会慎重地在堂前摆好桌椅碗筷,接祖宗来家吃饭。9副碗筷、9盏酒杯、9杯茶,桌上常有一个菜是芋头,这是爷爷生前最爱吃的一道菜。席前烧香跪拜、席间敬茶倒酒、席后水果点心,每一个程序都严谨有礼。两日礼毕,送祖宗去,父亲沿路烧纸与祖宗话别,殷殷关切,言语沉沉,较少提及保佑许愿,更多的是叮咛嘱托。
最开始父亲做这些,我们都很费解,因为他对封建迷信的态度一向都很抵触,爷爷奶奶生前迷信神佛,菩萨摆在堂前,他也从不叩拜。可自从爷爷过世,他一反常态,竟还主动操办,并且一坚持下来就是十六年,眼下“流程”走得已很是专业,弄得我们谁都不敢玩笑怠慢。
父亲并未跟我们细说这些行为的意义,他摆的9副碗筷,有2副是给爷爷奶奶的,其余7副,象征的是其他前辈。看着他煞有介事地对着空气白话,把“祖宗”迎来送往。我渐渐领悟,父亲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对前辈的缅怀,即使阴阳两隔,也没有阻断的关心。
每年此时,我和姐姐一定会回家,与父母一道履行这个“仪式”。母亲备菜,我和姐姐折纸钱、装烧包,也会把孩子们领到堂前,叩三个头。孩子们被这份诚意感染,鞠起躬来毫不含糊。我的小孩今年第一次学会行礼,他总问我:“妈妈,祖宗是谁?他在哪里?他要去哪里?”我想不用急着解释答案,时间自会诠释清楚。
父亲与“祖宗”的对话间,无形中在我们心里播下了一颗“孝”的种子。感念前辈,不忘恩情!这颗孝的种子,也春风化雨般孕育在了后辈的意识里,润物细无声着。
二、孩子与“动物”的对话
儿3岁,小名奔奔。他有一项特别的技能,就是他能与动物、昆虫甚至植物“对话”。应该这么说,他尊重大自然里的其他生命,并且懂得与“他们”交流,并会试着去领悟对方的回应。
比如:在傍晚,他喜欢用手电筒去照泥土地里的蟾蜍,灯光底下的蟾蜍不爱动,奔奔开始了它们的聊天:“你好,小青蛙,你吃饭了吗?……你要去哪里?是去找妈妈吗?……再见小青蛙,我明天再来看你!”这些呢喃对白间,似乎他们就产生了默契和友谊。是真真切切可以被人感知到的温暖。
菜地里,快干涸的水桶里有两只小蝌蚪,奔奔用水瓢舀起小蝌蚪送到附近的水渠,这些动作在3岁小孩的手里完成并不那么轻松,他做到以后特别开心“妈妈,我送小蝌蚪回到家了,它谢谢我了吗?”我配合道“是的,它谢谢你了!谢谢你救了它们!”
小朋友都喜欢玩逮昆虫的游戏,奔奔也是,但是玩一会他就会放掉,从未弃之不顾。“小蜻蜓,你的翅膀折断了,我送你安全回家”。
剪完头发,他把头拱到家里老狗跟前,说“小黑你看,我剪了新头发”,小黑架不住他的热情,回应他一个臭哄哄的湿吻。
他会对牵牛花说:“早上好”;对酸枣树说“谢谢你,结这么多果子给我们!”
……
孩子愿意与大自然里的其他生命对话,作为妈妈,我鼓励并支持他,因为这些言语里面蕴含着对生命的欣赏和善良。
在孩子与小动物的对话间,在父亲与祖宗的对话间,有一颗“善”与“孝”的种子在孕育生长着,滋养着我们成长为一个有温度的人。我愿呵护这颗种子,让它在后辈的心间茁壮成长、得以传承!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