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些年各种大型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小小的鼻烟壶总是不可或缺的拍品,而且价格呈明显上升趋势。199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鼻烟壶,清代六色套料菊石纹鼻烟壶成交价为115000港元,清代玻璃珐琅彩花卉鼻烟壶成交价为80500港元。199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鼻烟壶,清代化石刻字鼻烟壶成交价为207000港元,马少宣玻璃人物内画鼻烟壶成交价为40250港元。1996年嘉德春拍推出的一件清道光白玉素鼻烟壶及烟碟,成交价为70000元;另一件同是道光年间的黄玉刻诗文鼻烟壶,成交价为280000元。1999年天津文物公司春季展销会竞买专场拍卖的清代霁蓝描金开光粉彩鼻烟壶,以110万元被一位美籍华人购得。2005年纽约佳士得推出的鼻烟壶专场中,88件拍品仅有一件流拍,其中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西洋人物图鼻烟壶以550万元成交。2008年纽约佳士得“小有洞天——J&J鼻烟壶珍藏”进行第五次专拍,80多枚鼻烟壶总成交价257.35万美元,其中乾隆粉彩葫芦鼻烟壶拍出了42.2万美元。2011年嘉德秋拍推出的一件清乾隆款御制铜胎画珐琅彩欧式仕女图鼻烟壶以782万元成交。十几年来,鼻烟壶拍卖波澜起伏,高位迭出。
鼻烟壶,就是盛鼻烟的容器。鼻烟,系用研磨成极细的烟草末掺入其他名贵香料等制成。明代晚期,意大利人利玛窦将鼻烟带入中国,作为贡品进献给万历皇帝。当时的鼻烟被装在瓶状的玻璃容器中,无论瓶身大小,上面都描着金花。最初用来装鼻烟的玻璃瓶,俗称“大金花”、“小金花”。西方人设计的小型鼻烟盒,打开时容易翻散,吸食的时候容易被风刮走或散味儿,中国人就尝试换一种容器装入鼻烟。中国的“壶”,在汉代以前只有一个口,进水口也是出水口。“鼻烟壶”的命名便沿用了这个古老的概念。
中国制作鼻烟壶可以追溯到清代顺治时期。但御制鼻烟壶成规模地出现,则是在康熙中期,皇宫造办处开始设珐琅作、金玉作、玻璃厂,并有制造鼻烟壶的记载。到了乾隆时期,仅御制玻璃鼻烟壶的数量就达到数万件,多用于赏赐。
鼻烟壶一般以满把抓的体轻壳薄者为上品。其料质有水晶、翡翠、玉石、玛瑙、象牙、犀角、牛角、珊瑚、珐琅、瓷、铜、玻璃料等。工艺有内画、浮雕、阴刻、阳刻、套色等。可以说,鼻烟壶集中国书画、雕刻、镶嵌及玉石、瓷器、珐琅、漆器等艺术和工艺于一身。
用玻璃制作的鼻烟壶数量最多。玻璃制鼻烟壶也被称为料烟壶。清康熙年间发明了一种套料制作工艺,套料鼻烟壶以康熙、乾隆两朝制作的为佳品,其他年代也有精品出现。清代鼻烟壶主要产区是山东博山、北京、辽宁、广州、内蒙古、西藏等地。山东博山和北京以内画鼻烟壶为特点,山东博山以王凤浩、毕龙九、薛京万等为代表,称鲁派,画法粗犷豪放;北京以马少宣、周乐元等为代表,称京派,书画结合,画法细腻。现代又有以王习三为代表的冀派,画面生动。
内画鼻烟壶始于乾隆年间,相传当时一位地方小官吏进京办事,因故被困京城,住在庙中,因其嗜好鼻烟,而又无钱购买,只得用烟签反复掏刮烟壶内壁粘着的鼻烟,结果划出一道道不规则的痕迹。庙中一位和尚看见并受到启示,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最后发明了内画鼻烟壶。
在众多种类的鼻烟壶中,清代内务府造办处专为皇帝及馈赠国外使者生产的各种御制鼻烟壶是精品中的珍品,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造办处生产的各种御制彩绘鼻烟壶,因其有众多宫廷内的著名画家以及皇帝特邀的西洋教士画家郎世宁等参与绘画,使小小的鼻烟壶锦上添花。
收藏鼻烟壶要注意选择壶盖完整、造型优美、雕工精致、绘画细腻和料质稀有的。鼻烟壶收藏大有可为,但须注意识别真伪。在选购内画壶时,凡是署名诸如丁二仲、周乐元、叶仲三、马少宣等大名家的都要小心,因为仿品太多。要留意内画的意境是否潇洒隽永、笔法是否挺拔清秀,那些画面造作、画工匠气的则往往是仿品。
近年来,拍卖公司纷纷推出鼻烟壶拍卖专场,如北京宣石2011春拍“盈握烟霞——鼻烟壶专场”、北京歌德2011秋拍“空纳万物——日本私家收藏鼻烟壶专场”,中国嘉德2012春拍“盈寸盛妍——鼻烟壶集萃”等,这也是收藏爱好者现场或网上集中品鉴鼻烟壶的好机会。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