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角 > 烟具赏析 > 正文

余韵袅袅鼻烟壶

2012年05月22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海门日报》编辑整理 作者:
A+ A

  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任何舶来品都可以将其发扬光大,精致入微,成为一种艺术,像鼻烟壶就是很好的例子。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就是将烟叶烘烤之后,碾成粉,加入香料制成的,可以用鼻子嗅服,所以称为鼻烟,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

  刚传入中国之时,并没有专门的盛放鼻烟的容器。以前有些贵重的药品,喜欢储藏在瓷质的小瓶之内。这种瓶被称为药瓶。明朝时基本上都是用这种药瓶来盛放鼻烟。所以,现在所常见的印有“大明嘉靖”或者是“大明万历”款字的鼻烟壶,基本上都是药瓶。也有一些例外,那些是从西洋传入之时的原器,都是在西洋造的。到清朝时,吸鼻烟的嗜好成为一种时尚,在当时很是流行,不仅王公贵族,连平民百姓也以吸入鼻烟为乐。因而,原来的药瓶也就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了,于是,就出现了专门盛放鼻烟的鼻烟壶。在康熙时,就已经有特制鼻烟壶的作坊了。许多工艺和创意被广泛地运用到鼻烟壶制作中去。一时间,各种鼻烟壶争奇斗艳,千种方法,万种形式,无不具备。尤其是康熙至乾隆年间,盛世太平,百业俱兴,各种手艺,都追求精细完美。而鼻烟壶是男人们天天拎在手里把玩的,很常用,是炫耀的好资本。连普通百姓都会精挑细选,何况是宫廷里帝王享用的御品呢,那就更加精妙了。最好的鼻烟壶自然大多出自宫廷御物。

  按理说,鼻烟壶盛一盛鼻烟就好了,但是,清朝时的人们已经把鼻烟壶当成社交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像现代人见面互让香烟一样,人们喜欢赠送给朋友一些鼻烟。一则表示对朋友的恭敬,二则,可以把鼻烟拿出来,相互欣赏。这其实是商量事情的一种程序。中国人比较含蓄,处处讲究婉转,“曲径通幽”。但凡有事相商,必定不会直接道出,要从他物引起,拐弯抹角,才说出真实目的。这是中国人说话的一种艺术。而相互欣赏鼻烟,就是一种很高明的交际方式,应酬方法。尤其是让鼻烟壶经常更换,让朋友之间有话可谈才行,要是常年不更换鼻烟壶,老是对着同一件物什谈来谈去,难免会让人生厌,从而对该人产生轻视鄙夷。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