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需要坚持不懈地追求。
记不清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写作的。依稀记得是上中学的时候,我的一篇习作《我的爷爷》被班主任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使我萌发了对写作的兴趣。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期望着老师能经常布置一些主题作文,好让我在同学面前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为了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我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不知不觉成了学校图书室的常客。为了能够破例一次多借几本书,我放学后主动帮图书室的老师整理书籍,清理卫生,用真诚的劳动赢得图书室老师的好感,吃点“偏饭”。不仅如此,我还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零用钱都积攒起来订阅作文相关的杂志。我梦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作品会在某一天变成铅字,我的名字也随之登上我所订阅的杂志。
不曾想,我对写作的着迷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理由很简单,家在农村,生活艰苦,家里的经济负担很重。地里的庄稼需要伺弄,家里养的猪、羊也离不开人手,父母实在忙不过来。我是长女,已经14岁,具备帮家里干农活的条件,写完学校的作业,应该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而不是只顾实现自己不太成熟的目标,成天捧着课外书痴迷地看。况且在父母看来,一个女孩子,学好文化,将来考个学校,能找一份工作就可以了。我的执着似乎和现实有点不着调。
父母亲专门抽时间和我郑重其事地谈过几次,我不得不回到无情的现实当中。骑着一辆除了车铃不响浑身都响的永久牌自行车一天四趟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相当于20公里路),每天完成学校繁重的学习任务,就帮父母做农活。一天下来,疲惫不堪。每逢休息日或农活繁忙季节,就别提有多累了。在做完农活休息的间隙,我常常感叹,想看书就能看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和惬意啊!但是看到父母额头上与他们年龄明显不相称的深深皱纹和鬓角的白发,加之初三临近中考,我决定将我的写作梦暂时埋在心底。
转机出现在我上中专时,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征文活动中,我因为表现出色,被破格录取为学校潮声文学社的成员。中专的课程比较轻松,我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用来看书,遨游在文学的海洋中。文学社有很多写作功底扎实的学长们,经常会教我几招写作技巧,我的写作水平在这期间有了很大的提高,习作频频在潮声文学期刊上发表。这给了我很大的自信。一个人独自沉思的时候,我甚至有点想入非非,梦想着有一天能做文字工作。
事与愿违。1998年毕业的时候,我们这批毕业生时逢就业形势紧张,我被分配到当时的太原卷烟厂包装车间一线从事体力劳动。当我头戴工作帽,身穿工作衣,跟着人事部的工作人员步入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看到车间工人师傅们在机台上汗流浃背工作场景,我想我的梦想可能不会在我工作的地方实现了。那会儿,单位的工作条件还很差,劳动强度大,不亚于在家务农活。
起初,陌生的工友、生疏的工作环境,让身处异乡的我感觉特别孤独、失落。每天结束一天的工作,就赶快去厂里的大澡堂冲洗掉满身的臭汗,之后回到宿舍休息。生活似乎很枯燥。这样的日子大约持续了半个月。一天,我去车间办公室接电话,办公桌上平放着的一份《超越报》(厂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我顿时像找到了支点,心情就像雨后的天空一样明朗。挂了电话,我当即向车间主任借阅了这份报纸,回到宿舍细细品味。看到报纸上各位编辑的名字,我想如果我要是这份报纸的编辑,是多么幸运啊!
人一旦有了目标,便有了奋斗的原动力。渐渐地,我感觉工作不再像原来那么乏味。与工人师傅的朝夕相处,使我加深了对他们内心的了解,与他们的感情日渐浓厚。身边挥汗如雨、默默无闻的工人师傅们不正是我写作的源泉吗?我尝试着向厂报投稿,没想到出奇地顺利,我的第一篇反映车间工人师傅工作的稿件登上了厂报。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了铅字,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工作劲头也越来越足。
于是,写作成为我最开心的事情。不管工作有多累,只要一有时间,我就练笔,用自己粗浅的文字记录下车间工人师傅们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辛勤奉献的精彩瞬间,以及自己对公司日新月异变化的真实感受和美好祝愿。车间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好,我的名字在厂报上出现的次数也日益增多,我正式成为厂报在车间的兼职通讯员。在我看来,我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在公司开展的竞争上岗活动中,我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企业文化宣传工作者。在一行行朴实的文字中畅游,让我感觉到心里从未有过的充实。在边读边思中,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株干旱已久的植物,喜逢一场痛快淋漓的甘霖雨露,大口地吮吸着水分和养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因为持之以恒地学习、思考、练笔,我的一篇篇稿件陆续在行业媒体上发表。
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这是我的逐梦信条,我将会一直坚持下去。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