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宽阔的水泥马路,充满时代感的阿昌族博物馆,雕梁画栋的民族小楼,民族风情浓郁的村间道路。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同现代化场景和幸福生活交相辉映……眼前的一幕,让人很难将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曩宋乡关璋村与曾经的贫困村联系起来。
三年多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种地全靠天,有病难求医”是关璋村的真实写照。说起在这片土地上的艰辛,每一个人都有着沉重的历史记忆。
听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孙海太说起,关璋村老曹家出了个大学生,去年毕业工作了。我们都非常激动,由孙海太引路,大家来到了老曹的新房子。他们口中的老曹名叫曹明维,是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民委员会关璋二组村民,于2013年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老曹家保持着阿昌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以竹楼为主。我们来到老曹家里时,他正在和那位十里八村都引以为傲的小儿子通电话,他的小儿子叫曹根勐,于2014年考取了西北民族大学,是老曹家三代人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去年毕业后到西安中交公路局工作。
老曹用阿昌话和小儿子交流,我们在一边虽然听不懂,但是老曹脸上的表情比白天说起他家新房显得更骄傲和幸福。电话结束之后,老曹主动跟我们讲起他的小儿子,以前家里经济条件差,村里交通很闭塞,没有条件把从小就爱读书的小儿子送到乡上或者是县城去上学,小学是在村里读,初中在乡上读,农忙季节还要担负起家里的农活,“我特别害怕这样的艰辛会耽误孩子的学习,考不上高中,上不了大学,像我一样,一辈子走不出农村。”
“曹大叔,您怎么如此急切希望儿子走出大山?”笔者问。
老曹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凝重了,语速也放慢了,说起他的原生家庭。他有8个兄弟姐妹,自己排行老三,上到初二就辍学了,仍然是8个兄弟姐妹中学历最高的,文化低成为老曹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所以他历尽千辛万苦就是想供儿子读书,他一直坚持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信念,一坚持就20多年。
“这几年来,虽然孩子上大学,但我的压力小了,省烟草公司专门帮扶我们寨子,帮扶我家的干部叫李光林,他比我大,我经常叫他老哥哥。他每次来都看我家的衣柜、冰箱,挂念我们是否吃饱穿暖。经常向我了解小儿子上大学的花销,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老曹向我们念叨起来。
以前老曹家种植甘蔗6亩、产量30吨左右,收入1万元左右,种包谷、水稻、养猪收入2000元左右。
“精准扶贫中,我们创新工作思路,采取以烟叶种植产业为基础,多种产业齐头并进的‘1+N’扶贫方式,助力阿昌族群众脱贫致富。”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李光林说。
借着多种产业齐头并进的扶贫东风,老曹家种了120亩甘蔗,除人工、肥料、农药成本之后收入大概在10万元左右,2017年还种了2亩烤烟,收入8000元。小儿子读大学期间除享受政府的其他补贴外,每年有省烟草公司助学补助5000元。
2018年注定是老曹最难忘的一年,他的小儿子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投身我国桥梁公路建设。说到这些,他掩饰不住满心的幸福,仿佛所有的苦累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图片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提供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