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频道 > 纪实 > 正文

李宗富:种烟让我们过上好生活

2012年11月30日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李宗富 谭举先
A+ A

  烟草在线据《恩施日报》报道  我叫李宗富,是湖北恩施巴东县金果坪乡五龙溪村党支部书记。当了35年村支书,过去一直穷,近10来我们村种上烟叶后,才伸直了腰。

  我村地处巴东县与建始县交界处,全村9个组,1100口人。200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600元,全村通向外界的公路还是一条泥巴路,饮水靠天,吃饭靠救济,用钱靠贷款,一年四季脚背篓打杵子没离过肩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穷则思变。2002年,新农村建设启动后,我和村委会一班人商量,认为靠种烟才能脱贫。请来烟草技术员到我们这里考察,“你们村的土质适宜种烟,就是海拔高点,用地膜可以化解难题。”技术员的话让我们茅塞顿开。

  当年,我和其他两名村干部每人带头种了5亩白肋烟,每亩烟叶纯收入达到1000元,一算账,比种包谷要多赚600元。就在我们认为给老百姓找到一条致富路时,习惯于“朝天一把籽,管他生和死”的村民却不愿种烟。为帮助三组贫困户张中槐发展烟叶,我五进他家门,可他却担心烟价不稳,硬是不肯种烟。急性子的我当场拿出自己的3000元存款给他承诺:“如果亏本,由我赔偿所用的肥料钱。”结果,他年底两亩烟叶收入3000多元。如今,他已成为烟叶种植大户,连续几年烟叶种植面积都在10亩以上,年收入3万元左右。

  要说发烟财,2008年是我村贫穷与富裕的分水岭。当年,全村共有211户村民种烟,面积达到1000多亩,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这一年,我村被纳入县级和省级烟叶专业村建设行列。也就是从这一年起,烟农每年享受肥料、种子、农膜等生产资料补贴80多万元。去年烟草公司又投资14万元,帮我们建标准化烟叶育苗大棚16个,投资50余万元兴建标准化晾房850间,建烟水配套水池22口,蓄水5000立方米,铺设水管28公里,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

  与烟叶生产配套的烟路建设项目也给烟农带来实惠,全村95%的农户通了公路,实现了“翻耕不用力,浇水不靠天,卖烟不用背,晾烟不怕雨”的现代化烟叶种植模式,走上了“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今年,我村种烟面积达1200亩,烟草技术员逐户估产可达到20多万公斤,可实现收入350万元。在村民增收的同时,我村也得到多项殊荣,先后被表彰为“五强先进单位”、“烟叶专业先进单位”。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