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过后,地里越发活跃起来,烟农们运苗、浇水、移栽忙得不亦乐乎。走在田间小路上,已经全面脱贫的小乡村旧貌换新颜,如今,搭上乡村振兴的列车,烟农致富动力十足。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想要持续增收,产业带动是根本,烤烟产业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主动担当,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找得准,致富步子稳。每年十五六万的纯收入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八寨镇母子冲村烟农肖廷亮坚持种烟的最大动力,今年,老肖又签订了80亩的烤烟种植合同。
随着机械化推广程度的不断提高,仅用4天,他就完成了80亩膜下小苗烟的移栽覆膜工作,相比往年,移栽速度翻了几翻,除了天助人勤,主要还是覆膜机起了作用。往年烤烟栽后覆膜都是人工进行,眼看着人工成本不断提高,老肖最终决定使用机械覆膜,两台覆膜机同时作业,每天完成二十亩地的覆膜任务不成问题。
“机械作业就是快,我栽80亩,移栽加覆膜工钱才一万多块,确实省了不少,今年烟价还涨了点,好好管理,稳增收!”聊到今年的烤烟种植,老肖笑得开怀。今年,从整地理墒打塘到覆膜,老肖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增收门路广,致富信心足。作为烤烟种植专业户,老肖已不是普通的农民,这些年坚持种烟,除了自己盖房买车奔小康,还带动了村里不少人脱贫致富。他懂技术、会管理,每年种植烤烟80亩左右,一直轮租着村里的土地,请工干活,也都尽量找本地收入较低的群众。
今年,他打算在烟叶采收结束后栽种菜种豆,“去年我试验了一下,烤烟采收后及时栽菜,十多亩,赚了两三万,今年,我打算多整点,烟后栽菜栽豆,一年到头,都有收入,大家也多得点工钱。”谈起增收的门路,老肖满怀信心。
资源要盘活,致富有盼头。与老肖相比,同为种烟专业户的孙荣金思维要活跃很多,孙荣金作为八寨镇芦差塘村的85后“铁杆烟农”,每年种植烤烟四五十亩,一直过着“农场主”般的好日子。“我提供资金,提供技术,别人提供劳动力,大家一起挣钱不好吗?”听着他的口头禅,大家笑而不语。
每到办理烟农贷款的时候,他总是最积极,每次下乡指导工作,他都是在监督工人干活,少有动手的时候,烟叶分级有“老婆坐镇”,他很少插手,只有到烟叶收购时,他才“亲力亲为”到站交售,大家都喜欢笑他“空手套白狼”。
“我这个人不贪心,每亩利润有个千把块就满足了!”被号称为“最潇洒的烟农”的孙荣金,他很少和外人提他的“生意经”。他说,根据他多年的种烟经验,如果全部请工,每亩烤烟的种植成本在3200元左右,只要烟栽好、烤好、收好,亩均收入四五千块不算高,即使除去成本,每亩赚个一千多,四五十亩六七万不成问题,家中还种三五亩三七,在农村,一年挣个十把万一家老小的生活就滋润了。
近年来,马关县出现了一批户均种植面积在50亩左右的烤烟种植专业户,他们懂技术,会管理,已经形成小型“家庭农场”的雏形,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带动村邻稳就业、助增收,为农村农业发展贡献着力量。
独具特色的烤烟产业,让农民的钱包更鼓了,腰杆更挺了,生活更有奔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