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纪实 > 正文

十五年,他不离不弃照顾患病妻子

2022年10月12日 来源:中新网云南 作者:邓楚瑜
A+ A

打开琴盒,轻轻拿出小提琴和琴弓,装上腮托,一首“梁祝”从指尖缓缓飘出。琴声绵绵,似在倾诉,又似在追忆……

秋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雨过铺镇小集镇,一家杂货店里,62岁的孙江飞神情专注地拉着小提琴,妻子徐翠芬坐在一旁,如痴如醉地听曲。

孙江飞很久没有拉琴了,给琴弦校音的时候,他花了好长时间。“大半年没有摆弄,让你们见笑嘞。”演奏《梁祝》时,有几个音跑了调,一曲奏罢,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旁人说。

这把小提琴,是30多年前孙江飞从部队退役时,连队指导员送给他的,当时他是连队的文艺骨干,这把琴是陪伴他度过军旅生涯的好伙伴。

这把小提琴,见证了孙江飞对徐翠芬不离不弃的爱情。

孙江飞为妻子徐翠芬演奏《梁祝》。邓楚瑜/摄

孙江飞的老家在雨过铺镇长冲上寨村。他只有6个月时父亲便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和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养大。在那个生活拮据的年代,一家人省吃俭用,把孙江飞供到了高中毕业。

高中毕业后,孙江飞参军入伍。服役期间,因喜爱音乐,部队把他吸收为文艺队成员,教会了他演奏小提琴。

退伍后,孙江飞带着这把小提琴,来到红河州开远市的一个砖厂打工,在这里,他认识了在砖厂当炊事员的徐翠芬。

徐翠芬是开远本地人,娘家的条件也不好。砖厂里的年青人不少,工作之余,大伙儿喜欢凑在一起谈天说地,彼此熟悉后,又自发搞起了文艺表演。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孙江飞带着小提琴一亮相,无异于打出了一张“王炸”。这个干活卖力、多才多艺的男子,走进了徐翠芬的心坎。

结婚前,孙江飞问徐翠芬“我家的条件你知道,嫁给我,你不怕跟着吃苦?”徐翠芬答:“只要人勤快,不可能穷一辈子。”1986年,两人结成了夫妻。

孙江飞和徐翠芬结婚时,家里一穷二白,土坯垒成的新房中,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徐翠芬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地里的活计没一样能难住她,家里家外拾掇得清清爽爽。

结婚几年后,孙江飞寻思着仅靠种几亩甘蔗不足以让一家人吃饱穿暖,瞅准机会,他跟着人做起了木材生意,从此一家人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手里有了积蓄,一家人对追求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盼。2005年,在徐翠芬的建议下,孙江飞在小集镇上租了一间门面,开了一个杂货店。在蒙自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的用心服务下,杂货店的生意逐步有了起色,一家人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007年,正当日子好过时,徐翠芬患了脑梗。这年,她只有43岁,儿子刚上大一。孙江飞带着徐翠芬到昆明、开等地远治疗,前后花了20多万元,保住了妻子的命。徐翠芬生病后,孙江飞终日陪伴左右,寸步不离,“她也劝我不要再管她,每到这时,我都和她‘打太极’,逗她开心。”孙江飞说。

徐翠芬生病后,孙江飞在守店的同时,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照顾妻子上。

去年,孙江飞的杂货店符合要求,升级为终端店,全部货品实行扫码销售。起初孙江飞很是吃力,在客户经理的悉心指导下,几个月后,他熟练掌握终端系统的电脑操作。扫码销售省去了工人盘点货品和算账的繁琐,节余出来的时间,孙江飞全部给了妻子。

15年如一日,孙江飞对徐翠芬始终不离不弃。

虽然不能行动自如,但徐翠芬的思维没受影响,孙江飞演奏小提琴时,她聆听的眼神中,满是爱意。

秋日,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雨过铺镇小集镇的一家杂货店里,一首小提琴独奏《梁祝》,道不尽孙江飞与妻子徐翠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铮铮诺言。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