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植入“毛细血管”,打通生长“经脉”

2024年05月30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全春喜、宋福顺
A+ A

小满天天赶,田管不容缓。走进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李家院村,一垄垄绿油油的烟田映入眼帘,一株株烟苗已进入团棵期,在烟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农人们正忙着把拇指粗细的黑色软管铺设在烟垄上。纵横排列的管道犹如一条条毛细血管,为每一株烟苗精准“投喂”所需的水肥营养,也让后期烟田管理工作变得更高效、更有保障。

图为田间铺设管道场景

正在铺设管道的马先虎是李家院村的种烟大户,种植烟叶135亩。相比往年天天盼望“及时雨”,今年他对栽后烟叶底气十足。“我们这是平原烟区,最怕干旱。如果光靠浇水的话,不仅浪费大量水,还要花不少工钱。在烟草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去年搞了10亩的滴灌试验田,移栽结束后就把管道铺设到田间,追肥、打药都可以借助滴灌,由于水肥可以精准管控,烟叶长势更加平衡,烘烤难度、产量和质量有明显优势。我今年计划把烟田都铺上滴灌,那样再也不怕长期干旱了。”据他介绍,今年烟草公司每亩补贴配套滴灌设备费用60元,核算下来,农户自己每亩只需出设备和人工费用40元左右,而且便于后期田间管理,每亩可节约浇水、施肥、打药等环节用工2个左右。

图为技术人员(中)田间指导场景

据悉,滴灌是一种以低压小流量将灌溉水供应到烟株根区土壤、断续滴出形式供水的高效节水灌溉方法,可以及时、定量满足烟叶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长时间保持烟株根部湿润,防止垄体板结。同时,它可以与施肥、施药相结合,促进水肥耦合和精准管理,水肥利用效率高,能确保烟株有较充足的干物质积累期,有利于烟叶优质稳产和烟农减工降本。

“以前抗旱浇水,一群人顶着太阳晒。现在我一个人就可以了,把各田块的开关打开,水肥就流到烟苗了,轻松多了!”在烟田帮忙的马先虎妻子说。

南漳县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西北部,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属于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南漳县在中高海拔山区发展烟叶产业,如今已经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农业产业。近些年,受小气候的影响,南漳县部分烟区面临一个让人十分头疼的难题----“卡脖子旱”,烟苗移栽遇到连续高温天气后生长缓慢,容易“僵苗”;如果后期雨量充沛,还会造成烟叶贪青晚熟,对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为破解这一难题,南漳县烟草专卖局坚持“管理+技术”一体推进,着力在节水灌溉上做文章,以城关镇平原烟区为试点,辐射带动适宜烟区使用节水滴灌技术,从而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增强烟叶抗旱能力,助力烟农轻松种烟。

图为到枣阳烟区参观学习滴灌技术场景

“我们配套出台了滴灌补贴政策,邀请有意向的烟农到枣阳烟区实地参观学习,组织技术人员一对一田间实操指导,引导烟农利用提灌站、小水窖、集雨池等设施解决水源问题,着力推广运用滴灌技术,确保烟苗早生快发,把烘烤提前十天以上,降低前期干旱和后期霜冻的风险,从而达到节水、减工、提质、增效的目的。”南漳县烟草专卖局生产办主任何永介绍说。

夏风习习,带来一丝丝清凉与宁静,放眼南漳烟区,一株株烟苗在滴灌套餐的精心呵护下,正随风奋力伸展着身躯,向农人们展示着蓬勃的生机,也让他们看到了产业增收的无限希望和可能。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