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陕西洛南县城关街办王院村农田一派繁忙景象,新烟农李西云指挥操作手开着挖掘机深翻耕地,开启了他人生中的“二次创业”。这只是新一年洛南烤烟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当前,全国烟叶生产由“控规模”转向“稳产业”,主动融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局,自觉服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增强了烟农种烟积极性,成为洛南烟叶产业发展的“定心石”。
社会能人为产业注入动力
为稳定产业发展基础,洛南县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型、生产合作型烟叶生产经营主体、社会能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代表的新型种植主体,稳定烟农队伍。
家住洛南县城关街办周村的李西云,今年59岁,曾担任村组干部二十多年,连续担任两届村党支部书记,卸任后在临近的王院村开办了一个小砖厂,效益最好的年份收入七八十万元,最差的也有七八万元,2018年砖厂关停后赋闲在家。
李西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当路过当年的砖厂,心里不是滋味,想要进行“二次创业”,让耕地充分利用的念头愈发强烈。
2021年12月底,听说王院村集体流转土地1000多亩,准备发展烤烟,当年的撂荒地一下子挖破手背“抢”不到手,李西云心里豁然开朗,种烟就是他的“二次创业”。
说干就干,李西云及时联系王院村村干部,递交承包耕地申请,签订土地承包协议,流转土地130亩。李西云计划在流转的130亩土地上全部种植烤烟,现已投入6万元,对耕地进行挖掘机深挖。“趁着春节前,计划再投资10万元,在烟田周边修整5条便道,保障烤烟种植通行无阻。”李西云激情满满地说道。
在洛南,越来越多的社会能人加入烟农队伍,为产业发展增强了新动能。
职业烟农为产业夯实基础
在城关街办王院村烟农杨亮家的院子里,看到2021年底刚建成的房屋宽敞明亮,周边的村民学习交流种烟经验,敦实的杨亮笑容满面。
2021年,杨亮种植烤烟30亩,交售烟叶5970公斤,实现收入18.6万元,亩产值5847元。
“去年的经济效益是种烟8年来效益最好的一年。趁着政策好,我们也年轻,我们要继续扩大面积,让腰包鼓起来。”杨亮笑眯眯地说道。今年,杨亮向村里增加承包了20亩地,计划种植50亩,地里的冬翻早已结束,只等着春节后施肥起垄。
近年来,洛南县大力推广烟叶生产机械化耕作方式,不断加大对烟用农机机械投入,优先为烟农配备起垄覆膜机、井窖移栽器、旋耕机、烟夹等农机具,真正让他们感受到轻松种烟、体面种烟,让更多青年烟农能俯下身子、静下心来,扩大种烟面积。
“努力种好烟,用卖烟的收入再置办些家具,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杨亮满怀憧憬地说。
新烟农为产业注入活力
抚龙湾社区紧邻洛南县西城区,自1988年试种烤烟后,连续33年不间断,种烟时间长,群众基础好,坡地光热资源高,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村民的“致富梦”。
今年38岁的谢涛涛,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一家4口人仅靠他微薄的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看到父亲谢昌永种烟一年比一年收益好,他心里萌发了通过种烟致富的小火苗。
2021年12月初,谢涛涛辞去工作,回到洛南县四皓街办抚龙湾社区家中,和父亲一番交流、商量后,承包了周边村民闲置的24亩耕地,筹划着烟叶生产准备工作。
近年来,抚龙湾社区大力开展土壤保育、小苗早栽深栽、栽培试验、品种示范、绿色防控、防灾减灾、精准采烤、带茎烘烤等新型烟叶种植实用技术应用推广,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100%、落实到位率100%,烤烟产质量稳步提升,是全县烤烟种植核心示范区。
“我们将抢抓机遇,大力培育‘以烟为主、精于种烟、年种植40亩以上’的职业烟农,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稳定职业烟农队伍,稳定产业发展根基,促进烟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洛南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黄金辉说。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