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餐厅又有人抽电子烟,一起吃饭的还有孩子呢,这并非无毒无害啊”“公司同事在工位上隔几分钟就是一口电子烟”……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地发现,由于没有出台针对电子烟的明确规定,商场、写字楼、餐厅甚至机场候机室都出现了电子烟烟民的身影。市民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电子烟管控力度的呼声也与日俱增。(8月12日《北京晚报》)
伴随着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控烟工作的进步,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尤其是各地控烟条例的相继出台,对于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已经从道德约束上升为道德加法律的双重约束,在控烟的效果上,自然也是越来越好。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很多人放弃传统烟草制品,改吸电子烟之后,在公共场所吸食电子烟的问题,却变得越来越严重了。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控烟条例时间比较早,那时候电子烟还没有流行,所以没有把公共场所吸食电子烟纳入控烟范畴;另一方面,公众对电子烟在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很多人还觉得吸电子烟没有危害,所以不管是吸电子烟者,还是吸烟者周边的人,都采取了放纵和听之任之的态度。
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开表示,长期使用电子烟可能会增加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和心血管疾病以及吸烟相关疾病的风险。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也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而电子烟的生产厂商则千方百计通过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来极力掩饰它的危害性,比如造型上要么卡通味十足,透露着可爱,要么酷劲十足,给人一种使用它会显得很酷的错觉。而在口感上,则西瓜味、蜜桃味、蓝莓味、绿豆味……五花八门,以此来增加电子烟对年轻人的诱惑性。
如此种种,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电子烟的危害性,甚至吸引了很多青少年成为电子烟的烟民。这种现状,无疑是值得警惕的,也是需要改变的。就公共场所的控烟问题,电子烟不应该成为例外。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