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零售户平台 > 零售生活 > 正文

零售经营那些事 口说真不如笔写

2013年04月25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李红芳
A+ A

  烟草在线专稿  虽说在日常经营中,交流的重要性已得到我们零售户的广泛肯定了。但有时候因为事多,使得必要的沟通与交流都难以为继。就比如我们:我们的店铺就我和老公两个人打理。按说这应该不存在沟通难的问题吧!可由于我们每天要忙的事情都很多,这么说吧:由于老公不是进货就是送货,所以白天是很少能看见他在店里的。我呢?虽然每天都在店里,但在忙着打理店铺的同时,还肩负着料理家务和照顾一家四口人的饮食起居等琐事,所以忙的程度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当然忙是忙,是不至于忙得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可真要是说起来,还是因为事多不是忘说这就是忘说那了,而这种忘记导致得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该加急处理的事没有在第一时间处理,当然这是其中的后果之一,相对而言也不是最可怕的。事实上,我们最怕的还是第二种情况的发生:比如一位顾客明明是在老公手上赊的东西,可由于某种原因最后账却是在我手上结的。此时,若不及时沟通就很容易造成“要二次账”,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要冤枉账”的情况发生。而“要冤枉账”的后果:轻则会失信于顾客;重则会造成顾客的一去不复返。那怎么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呢?后来我就想:既然口头交流难以实现;也总免不了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疏漏,那何不换一种交流方式,将口头交流改为纸上交流。或许是自己太急于摆脱这种沟通难所带来的后果了,纸上交流的办法一经想出,我很快便付诸行动了。不过事实证明:此举虽然麻烦了一点,但终究还是利大于弊,就比如这次: 

  那是上个月底的一天晚上,据说是因同学聚会,顾客老唐来店里赊了一条软珍品黄鹤楼。虽然这条烟是老唐在老公手上赊的,但由于老唐赊这条烟的时候,我正在店铺里间辅导小儿子的作业,所以老唐赊这条烟的事我是知道的。 

  两天后,老唐来跟我们结账了,因为老公当时不在店里,而我除了知道老唐赊过一条软珍品黄鹤楼以外,其他的就一无所知了。再加上当时也没看到老公记账。倒是老唐,在得知这些情况后便告诉我:由于那天烟不够抽,所以在那条软珍品黄鹤楼之后,他又来店里赊过两包软珍品黄鹤楼的。按老唐所说,最后我收了老唐12包软珍品黄鹤楼的钱。也是和之前一样,在老唐结账走人后,我便将老唐的结账明细以及金额,连同结账日期都写在了收银台上,那张我专门用来和老公纸上交流的纸条上。说实话,我当时这么做的初衷:主要是防止自己忘记告诉老公老唐账已结而写的。不成想,就是这个小举动,竟意外地为我们挽回了120多元钱的损失。 

  就在跟老唐结账的那天晚上,也是因为那会正好没事,我便习惯性地在那纸条上看了起来,只是看到老唐结账明细最上方的一笔帐时,我就愣住了。账是老公写的:“2月24日 老唐:

  软珍品黄鹤楼1条 

  +软珍品黄鹤楼2包 

  +软珍品黄鹤楼2包 扑克牌2副” 

  一看到这,再想到老公一直以来的记账习惯:当一个顾客在一天的时间里连续来赊过几次东西,为了省事,从第二笔账开始老公通常就会以加号代替“第二次”“第三次”这几个字了。也就是说每一个加号和后面所记载的物品,是能代表顾客一次赊欠经历的。所以从老公的记的帐来看,老唐那天应该是来赊过3次东西的。一问老公果不其然:老唐确实来赊过3次东西,而老唐的这三笔账里,除了第一笔账是和第二笔账一起记的以外,第三笔账从老唐拿到老公记账也就是前后脚的功夫,所以不会有错。既然是即赊即记,记错是不太可能。可这第三笔账里的2包软珍品黄鹤楼和2副扑克牌,老唐在结账时并未提到过啊!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好在,这之后的第三天,老唐又来店里买烟了。也是巧,老唐这次来买烟时正遇老公和我都在店里,一见老公也在店里,老唐便跟老公说起前天他在这赊欠的帐都已经和我结过的话,并嘱咐老公:如果写得有帐就记着划掉。说实话,刚看到老唐时我还在琢磨着怎么跟他开口说这事呢!这下好了连开场白都省了,接过老唐的话茬我便说起前天结账时算掉了2包软珍品黄鹤楼和2副扑克牌的事。对于我说算掉了帐的事,起先老唐还挣扎着说了几句:怎么可能呢?那天的账我不是都跟你结了吗?可当我将老公记的账和老唐跟我结账的明细一一用笔勾出来让他看时,老唐像是突然间才想起来似地,在连说了几遍“是有这么一笔账”后,便爽快地将这笔账跟我们结了。 

  事情说到这,而且有了这样一个结局,您是不是也开始赞同我的观点了呢?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