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抽烟打电话,是许多驾驶员经常进行的高危动作。研究表明,打电话时出车祸概率是正常驾驶的4倍,而车上抽烟至少由7个动作完成,更是引发车祸的隐形杀手。
一边开车一边抽烟打电话,到底多危险?重庆晚报记者和志愿人员进行了实验。
测试内容
5名驾驶员分别在正常、抽烟及打电话情况下完成新驾考中的4项必考动作———曲线绕弯、直角转弯、侧位停车及定点停车,记录其所花时间和失误(根据交规,场考项目不需计时),以此分析抽烟和打电话对驾驶员的影响。
特别提示
为避免教唆他人抽烟的嫌疑,要求驾驶员模仿抽烟动作,把香烟夹在手指,将夹烟的手搁置在车窗上抖烟灰等。
实验1:正常情况
接近零失误
5名驾驶员在不抽烟不打电话的情况下驾车完成4组测试,成功率接近100%。
分析
“正常情况下,由于没有其他动作分心,因此驾驶员注意力可以集中在对车辆的操控上。”福凯驾校校长秦幸福分析,经过正规专业培训拿到驾照的驾驶员,有规范行车动作,加上经验的积累,只要不出现突发情况,在行车时出现意外的情况很少。
实验2:开车抽烟
8人次出现失误
5名驾驶员边抽烟边开车,所有项目完成时间都比实验1更长。在完成质量上,有3人出现失误,20个测试中有5处出现失误。“一只手搭在车窗上,单手很难操作,失误就多了。如果真点上烟,烟雾缭绕影响视线,更恼火。”邓程说。
分析
“通常来说,驾驶员在车上抽烟至少要多做7个动作。”秦幸福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这7个动作包括掏烟、含烟、掏火、点火、放火机、抽、抖烟灰,都需要腾出一只手,这就加大了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难度,在急转弯或需要换挡时很可能操作不及,留下安全隐患。
若车窗关闭,烟雾缭绕的驾驶室会影响驾驶员视线。
若在夜晚,点烟时的火焰也能造成驾驶员短暂眩目。
实验3:开车打电话
除教练外全军覆没
从实验结果看,除了教练陈健外,其他人几乎所有项目都有失误,有的甚至无法完成,20个测试有12个失误,成功率只有40%。平均耗时也大幅增加。
分析
“打电话时开车,除了与抽烟一样会占用驾驶员一只手外,电话内容也可能对心理产生影响。”重庆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周小燕认为,即使采用耳机或免提,不可预见的通话内容也会干扰驾驶员注意力,比如家人通报某位家庭成员患病等坏消息,或者同事告知其即将升职或加薪等好消息。驾驶员在思考这些内容时难免分散注意力,导致安全隐患。
50公里时速,点烟时盲行60米
“一边抽烟或者打电话一边开车,肯定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导致失误频发。”重庆福凯驾校校长秦幸福说。
虽然驾校教练陈健在测试所有项目中保持零失误,但他承认,即使是老司机,在分心的情况下对突发状况也会反应不及。实际道路上的情况比训练场地复杂百倍,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通常只有几秒,这正好是自己接受后两组测试时多出来的耗时。
研究表明,开车时吸烟是交通中发生危险的根源之一。美国专家研究认为,吸烟时开车发生车祸的可能性比不吸烟的人高出1.5倍。英国和德国专家认为,5%的交通事故与开车时吸烟或打电话有关。
开车时吸烟或打电话有什么危害?市交管部门认为,吸烟或打电话时,驾驶员在操纵车辆时比较困难。驾驶员在行车中,思想必须高度集中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道路环境、信号、交通标志及车辆、行人的动态等信息。行驶中吸烟或打电话转移了对道路情况的注意力,由于一只手被占用而放松了对方向盘的掌握。
研究表明,在以50km/小时的速度行驶时,驾驶员在点烟的动作中,盲目行驶了大约60米。在黑暗中,火柴或打火机的火光能使驾驶员在短时间内产生目眩,在突然出现障碍物或意外情况时可能起到致命作用。
而烟雾在封闭的汽车驾驶室或车厢空间内造成的空气污染,能够引起轻度的二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最初起着兴奋剂的作用,接着就引起氧气不足,分散注意力,增加反应时间,导致工作能力降低,使视力变差。烟雾在车窗玻璃的内表面上形成看不出来的一层沉积,降低玻璃透明度,增加被对面来车造成目眩的危险。
此外,吸烟产生的烟雾尤其是不断含在嘴上吸烟的烟雾,能连续地刺激眼睛、呼吸道,引起视野模糊、咳嗽等,都可提高车祸发生率。
正常情况下开车,几乎所有测试人员都能顺利完成指定项目。
进入抽烟测试环节,失误率大幅增加,除难度相对较小的曲线绕弯外,大多数人有失误。
打电话时开车,除教练外的其他人都有失误,个别人的项目甚至不能完成,失误率达60%。
侧位停车总耗时
正常情况 147秒
抽烟 165秒
打电话 181秒
曲线绕弯总耗时
正常情况 156秒
抽烟 164秒
打电话 186秒
直角转弯总耗时
正常情况 84秒
抽烟 112秒
打电话 105秒
定点停车总耗时
正常情况 140秒
抽烟 173秒
打电话 144秒
分析
秦幸福说,数据显示,抽烟和打电话状态下完成科目的时间更多。而在时速50公里情况下,车辆每秒已行驶10多米。如果在这1秒或零点几秒内遭遇突发情况,驾驶员因为吸烟或打电话很难一只手处置避险,极可能产生车毁人亡的惨剧。
少给驾车的亲友打电话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周小燕认为,打电话开车安全与否同一个人的驾龄关系并不大,而是与情绪和心理变化有关。人的大脑中信息加工的空间是有限的,在同时处理不同的信息时有所侧重,这就导致了心理变化,心理又会对生理指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周小燕建议,不仅驾驶员开车时不要打电话,亲朋好友也应尽量避免给其打电话,安全行驶,珍惜生命。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