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福建沙县始终把外来烟农的利益放在心上(图)

2013年08月22日 来源:烟草在线沙县消息 作者:郑小英、黄姗
A+ A

  烟草在线沙县消息  烟农是烟草人的衣食父母,是保证优质原料供应的创造者。由于特殊县情,福建省沙县95%以上是外来烟农,居全市第一,外来烟农成了沙县烟叶生产的主力军。沙县烟草始终把“维护外来烟农利益放在心上”放在首要位置,想烟农之所想,急烟农之所急,做烟农之所盼,成烟农之所愿。

  土地流转带来新烟农“大换代”

  作为中国餐饮业的一朵奇葩——“沙县小吃”,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铺平了道路。但占沙县农村人口总数的29%和农村劳动力的55%的小吃从业人员带来强劳力“大转移”和闲耕地“大流转”的强意愿。同时,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外来烟农,他们种烟积极性高,扩大种烟规模的愿望强烈却受限于没有一定规模的土地。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民与外来烟农的诉求,成为沙县烟草历任班子的心结。

  为此,沙县烟草紧紧抓住县政府推行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有利契机,下大力气做好烟田流转工作。烟草站与地方政府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对乡镇内宜烟耕地进行调查摸底,积极引进和推介外地职业烟农,安排到各种烟村。对外地烟农到达后的生产生活可能遇到的困难,烟草部门和政府充分沟通,制订了一系列关于住房、子女上学、贴息信贷、售烟运费补助(每担40-60元不等)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解决外来烟农的后顾之忧,让外来烟农在沙安安心心种烟。同时对所有烟农提供全方位生产技术指导,物资供应服务,对新建密集型烤房、稻草溶田、起垄、肥料等烟田生产物资提供补贴,让外来烟农在沙踏踏实实种烟。经过7年努力,全县耕地流转面积从2006年的1.63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2.26万亩,流转率达61.7%。户均种植规模从2009年的31.8亩增加到2013年的52.1亩,连续五年居全省之首。

  成片化的土地也很好地解决了“哪里种烟”、“谁来种烟”的问题,外来烟农逐渐成为了沙县烟叶生产的主力军。以2013年为例,沙县签订种植合同烟农454户,较上年增加51户,增幅11.23%。其中,沙县户籍烟农20户,仅占总数的4.4%;非沙县的三明市户籍烟农428户,占94.27%;非三明市的福建省户籍烟农3户,占0.66%,非福建省户籍烟农3户,占0.66%。“我们都愿意来沙县种烟,毕竟成片的土地方便机械的使用和管理,减少了很多用工量”。据朱邦勇介绍,他以前在尤溪老家种烟,最多也就18亩,每年种烟效益不明显。2009他来沙县种烟,刚开始是农场主的小组成员,2012年开始单门独户,种了56亩,赚了12万元。2013年扩大面积,种了115亩,“今年,虽然面积增加了,需要占用更多资金,但烟草公司帮我们和银行谈好了贷款政策,不用抵押,政府还对贷款进行贴息,综合下来,每月利息还不到三厘,我们就没有顾虑了,今年我就贷了10万元”。据了解,2013年政府共为247户外来烟农进行了贴息贷款,贷款金额1354万元,贴息总额60.9万元。

育苗中棚

  穿西装开小车的农场主

  来到沙县夏茂儒元村,56座的现代化密集式烤房、宽敞的烟叶仓库、烟农休息室及培训室映入眼帘,旋耕机、剪叶机、培土机、植保喷雾机、编烟机等各类烟用机械整齐列队,这就是沙县儒元示范片烟叶烘烤基地,而这基地的使用人就是烟农届首个穿西装开小车的农场主-陈明极。

  陈明极是2008年底从尤溪老家来沙县种烟的。“当初背井离乡就是看好了沙县种烟的前景”。陈明极一落户沙县烟草给予了全方面的配套设施支持,并根据他的特性积极探索,成功培育出“规模化种植、农场式经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分组式核算、可持续发展”烟叶农场经营模式,成为了增加烟农效益的一个强有力的引擎。陈明极的种烟规模从2009年456亩增加到2011年的1459亩,烟稻利润从2009年的40.8万增加到2011年的82.58万。

  每每与陈明极聊天,他说得最多的是“在沙县种烟让我富裕了起来,2012年我还全额买了一栋80多万的房子,在沙县种烟让我的腰包鼓了起来”。

  烟叶农场通过生产小组专业化分工和部分聘请社会化专业服务,形成多关键生产环节的专业服务体系,促进了烟叶生产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2012年亩用工降至16.4个,较一般规模种植户节省约5个工,按当年的100元用工价格,亩用工成本降低500元。实现烟叶生产的“减工降本增效”的目标,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良好的持续发展势头。“今年我在沙县种了112亩,亩用工14个,较沙县其他小户烟农节省了1.8个用工量,按今年的用工价,省了接近2万5千元。”泰宁籍烟农江小妹这么说到。

密集式烤房

  烟基工程赢民心

  烟叶生产周期长,劳力投入多,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当“百年不遇”、“特大干旱”、“极端气候”等字眼愈发频繁冲击我们的视线,当曾经偶然的自然灾害愈发常态化、复杂化,当暴雨、干旱、狂风、冰雹、高温成为烟叶生产的一部分,田间的烟叶可能因为一场灾害便遇灭顶之灾,烟农一年的辛勤劳动可能因为一场灾害瞬间化为乌有。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烟草部门面对灾害从不被动挨打,而是主动与气象部门合作,力争实现由“靠天吃饭”向“看天管理”转变。防雹、气象提示、特殊天气情况下烟叶生产技术指导……烟草部门一直在努力健全防灾减灾机制,给烟农安全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烟草部门从来没有“达者独善其身”,持续加大烟基工程资金投入,将这惠民工程做实做好。

  自2005年开始烟田基础设施建设以来,沙县烟草共投入资金7615万元,建设烟水路项目561个,其中田间道路258条,沟渠212条,防洪堤66处,水坝10座,简易桥梁9座,提灌站1座,管网5座,密集式烤房1345座,基本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为抵制自然灾害筑起一堵坚固城墙。面对极端气候,2013年沙县烟草积极配合县政府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到夏茂镇松乾水源性工程,烟草行业投资6686.89万元,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沙县夏茂后垅、长阜等9个村0.84万亩农田灌溉问题,其中烟田灌溉面积0.54万亩。“我种烟有20来年了,最早都是狭小的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就苦不坦言,板车也进不去只能靠肩挑背磨,两个劳动力种五六亩烟都难。后来有了机耕路,再后来有了宽敞的水泥路、水渠,我的代步工具也从人力车-板车-拖拉机-三轮摩托车更换了。我们现在种烟比以前多多了,人反而没有以前那么辛苦,效益也更好了。”说起烟基民心工程,老烟农张永金情不自禁地聊了起来。

丰收

  给烟农上份保险

  对烟农的感情有多深,防灾减灾的工作力度就有多大。连续多年的自然灾害造成烟叶减产、降质甚至绝收,一定程度上挫伤着烟农的信心。

  为此,沙县烟草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多次与政府协商,在2013年促成政府出台了烟叶种植保险、烟农养老保险、烟叶风险保障金等惠民政策,为烟农为烟叶上了双保险。烟叶种植保险,从每担烟叶税中提取25元作为烟叶种植保险资金,为全县2.37万亩烟叶种植实行统一保险,参保烟农454户,参保率100%。保险范围含水灾、旱灾、风灾、雹灾、冻灾,每亩保险金额600元,保险费率9%,参保费用统一由县财政支付。2013年3月至5月,沙县陆续遭受冰雹、狂风和暴雨的袭击,3500多亩烟田受灾,保险理赔57万元。沙县夏茂溪口村的烟农郑占生,57亩烟叶全部不同程度受灾,其中绝收5亩。面对一片狼藉的烟田,郑占生一筹莫展,可是没过几天他的面上就“雨过天晴”啦。“真的很感谢烟草公司,本来想着一年的辛苦就这么打水漂了,后来告诉我们帮我们买了烟叶保险,保险公司理赔了1万7千多元,折算下基本没什么损失”。烟叶风险保障基金,从每担烟叶税中提取35元作为烟叶生产重大灾害风险保障基金,改变了以往救灾时依靠临时捐赠和向上“伸手要钱”的“窘态”,也改变了烟草公司忙得脚不沾地“四处灭火”的“疲态”。烟农养老保险,从每担烟叶税中提取10元作为烟农养老补助保险,在烟农个人缴费参加城乡居民保的基础上,按烟农的种植规模、亩产等因素分5个档次进行养老保险补助,补助金额在100-1600元不等,覆盖比例达100%,大大解决了烟农的后顾之忧。3月份遭受冰雹灾害的烟农老苏说到:“烟叶种植保险减轻了我们不少负担,种烟风险小了,我们种烟就更放心。现在又多了养老补助,临老可以多拿一笔养老金,要感谢政府和烟草公司的关心,明年我还要在沙县种烟。”

阳光收购

  一份份可人的民评成绩单 

  97.32、98.58、99.2……全县57个参评单位中列居第四、第二、第一……成绩节节高升。

  这一份份轻薄的成绩单却承载着烟草人沉甸甸的责任,凝聚着烟草人对服务对象的殷殷深情。

  在沙县烟草,委托第三方发放政风行风调查问卷已成为改进政风行风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年我们都会委托邮政部门向卷烟零售户、烟农以及县直有关部门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内容主要涉及证件办理、受理投诉、诚信管理维护市场、货源供应、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廉洁自律情况、生产扶持费发放、技术指导、烟叶收购、政策落实方面、办事公开等内容。“之所以委托第三方投放是为了调查结果更加客观真实,可信度强。”专职纪检员姚春生这么说道。“做调查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服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