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中国供销合作网报道
最近,国外的合作社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动向,这些动向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世界合作社的最新发展趋势。在中国合作社方兴未艾的今天,在中国合作社法即将出台的背景下,研究国外的最新经验和做法,无疑将帮助我们站在一个较高较前瞻的视野,探讨中国合作社的长远发展问题。本文将有选择地评介世界上综合型合作社的代表——日本农协、世界新的合作社典范——西班牙的蒙德拉贡以及市场经济背景下新型合作社的不寻常举措——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合作社的最新动态,寻找对中国合作事业富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启迪。
一、日本农协(Japanes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JA)
自1947年《农业协同组合法》颁布实施之后,日本农协(农业协同组合)就替代了原来的产业组合,成了覆盖全体农民、由基层农协、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农协联合会、全国联合会构成的体系完备、生老病死无所不包的综合性农协。
但在日本经济由统制经济加自由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这种大而统之的综合性农协网就显得难以适应;加上涉及面广、覆盖范围大、工作人员多、机构复杂臃肿,农协在与企业等经济组织竞争的过程中,就显得缺乏灵活性和有效性。在20世纪的80、90年代,农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日本农协的最新变革
农协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精简机构和人员
精简主要包括对农协数量的削减和对工作人员的精简两个方面。到20世纪80年代,农协已经将原来的10000多个综合农协合并为3000多个,90年代进一步减少为1500多个,2003年进一步合并为535个。通过减少农协的工作人员,则不仅减轻了运作成本,还增加了竞争力和效率。
2.市场运作
市场化的做法包括扩展非生产领域的服务、积极主动地充当产加销一体化中的龙头企业、通过吸纳准会员等方式扩张资本等。
据农林渔业省(现在的农林水产省)的《农协统计》,1985年较之1955年,在农协总利润构成中,信用事业、保险事业分别由23%、1%增长到43%、17%,而贩卖事业、仓储事业、加工和设施利用事业等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环节则由16%、l2%,10%剧降为1%、7%、1%。
日本农协积极扮演产加销一体化中龙头企业的角色,不仅提供产前、产后和产中的一系列服务,还直接与批发和零售商签订合同,“直销”农产品;更直接利用自己举办的零售和批发企业,如超市等销售网络,直接将产品一步到位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农协”牌牛奶、大米、蔬菜等,都由农协统一注册商标、统一生产加工,然后利用农协的销售渠道统一进行直面消费者的销售,既实现了农协会员的利益,也使消费者受惠不小,因为质优价廉深受欢迎。
日本农协还主动吸纳非农会员,称为准会员。与原来的会员都是农民不同,准会员都是在日本社会备受优待的会社社员(公司职员)或者会社本身,因为农民的减少,他们在日本又是消费者的主体,所以吸纳准会员就是一个农协市场扩张的举措。目前,准会员占到了会员的1/3。准会员和会员都要出资(股金),只是权力不同。到1995年,会员出资的农协已经达到2/3。而农民会员出资的做法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
3.土地规模经营
由于法律规定土地不能出租,土地规模经营一直是一个难题。但最近,“合理化土地利用”的趋势已经悄然出现。这实际上是在农村城市化背景下,面对经营规模依然较小、生产结构依然滞后(如水稻生产过剩)条件下的一种必然选择。农协的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进言渠道,推动土地出租;一方面通过组建农业生产联合体,在法律框架内实施规模经营。1998年这样的联合体已经有36000多个,涉及水稻及其他粮食、蔬菜、畜牧、园艺(林果)等领域。
(二)对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农协的做法,对中国合作社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启示在于:运用自己的一体化销售网络直销农产品、适度规模和借助外力。
我认为,中国农民之所以穷,三农问题之所以总难解决,原因之一就是农民没能获得生产以外环节的利润,而生产环节又是利润最薄的环节。一斤小麦的价格大约是0.8元,做成两个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绰绰有余,除去肉饼的价格,这两个汉堡至少值8元钱。不参加后来的加工销售环节,农民得到的仅仅是0.8元,其他环节的利润一点都得不到,怎能不穷?怎能不弱?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为了让农民分割其他环节的利润,但由于农户的弱势地位以及受公司自身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限制,在公司加农户或者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等产业化模式中,这种利润的分割远不如人意。日本农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农民组建自己的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创办自己的龙头企业自我完成对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藏等,建立自己的层层销售网络,自我实现对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等,才能克服利润分割中利益不同的矛盾,实现自己应得的收益,才能一改弱穷的面貌。这是发展合作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急需探讨并积极实践的课题,晚办不如早办,再晚我们就赶不上世界合作社发展的末班车了,也就赶不上通过合作社实现农民增收的末班车了。
针对中国有些地方整村、整乡农户全部加入合作社的做法,针对不少地方合作组织兴起后又很快倒闭的现实,日本农协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做法以及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努力,同样值得注意。国际合作社发展的历程、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都表明,合作社的规模必须要适度,规模过大反而要退回来,规模太小又不经济,只有适度规模才能实现组织的最佳效率。所以,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合作社的不同条件,保持合作社不肥不瘦,促进效率发挥和提高,也绝非等闲之事。
体系完整、底蕴深厚、政府支持的日本农协,尚需要借助会社职员的外力增加资金,扩展消费者群落,壮大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初兴中的中国合作社当更须借助外力了。在中国农民收入水平、社会资本占有率都很低的现实背景下,在农民一般抱有“一看二慢三参加”心态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农民组建合作社难上加难。因此,合作社成立以及之后的运作,都必须要借助外力。要借助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龙头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团体、新闻媒体、教学研究机构等等的力量,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政策出政策,共同打造合作事业的美好前景。
二、当今世界上典型的合作经济组织:蒙德拉贡(Grupo Cooperative Mondragon)
西班牙的蒙德拉贡合作社1956成立。这是以工业为主体,以合作银行为核心,包括消费、住宅、医疗、教育、保险、信息咨询和科技开发等内容的合作社综合体。蒙德拉贡的经验主要是在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的结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其中截流社员收益的做法后来得到了广泛扩散。
(一)蒙德拉贡的主要做法
1.建立合作银行——人民劳动银行(Caja Laboral Popular,CLP)。
CLP的地位属于二级合作社,为所有成员社共同拥有;CLP的业务是吸收成员社的所有存款以及居民储蓄,向成员社发放贷款,解决成员社资金困难问题;为组建合作社者提供技术、管理、咨询,帮助建立专业合作社,并对各成员社履行合作原则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
2.内部个人资本账户。
该账户主要用于管理社员股金和收益分配。社员缴纳股金和入社费入社,股金最高不超过全社总股金的20%,最低不低于当地工人一年的最低工资,20世纪50年代人均每股1000美元,20世纪90年代达到每股1万美元。股本记入个人资本账户,不分红,只计息,股息高于当地银行基准利率的2~3%;社员分配的比例规定为税后利润的70%返还社员,20%为公积金(后备金),10%留作社会基金(社区福利和教育),但是社员所得的利润返还同样不支付到人,而是记入个人资本账户;对个人资本账户按通胀率调整为现值,保证社员所得利益不贬值,但这些不贬值的收益也只有在社员退休、死亡后才能兑现。社员每年能得到的收益只有在税前列支以现金支付的股息。所以个人资本账户的做法,已经被概括为截流社员收益。
3.形成合作文化。
该社有4个公认的价值观,就是劳动神圣、积极参与、社员平等和社际团结;形成了5个主要目标:创造就业岗位、就业保障、人的发展、自主与自治以及经济进步。
(二)对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发展的启示
蒙德拉贡的主要做法中最突出的就是截流社员收益。其目的很显然是为了防止社员退出。一是要求社员拿出较大数额的股金,最低占到一年的收入,这么多的投入放到了合作社中,自然增加了他们对合作社的关心度、参与度和监督度等,更增强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可以想见,在这样高的门槛下,入社的人基本上可以保证是合作社的“铁杆保皇派”;二是,也更有力的是,社员的收益也就是利润返还年年都是记在账上,只有退休或死亡后才能到手,这就使社员退无可退,始终如一地做“铁杆保皇派”。这种做法通俗地说,狠是狠点,但是管用,直接可以起到稳定社员从而稳定合作社的作用。中国合作社聚兴剧灭的事例比比皆是,合作社的统计数据也明显反映了这一点。可以说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各地也在进行各种尝试,比如参加一次合作社的会议算一股,比如通过秧歌等文艺活动熏陶合作精神,比如通过近乎军事化的训练培养合作精神等等。但是这些做法都有些勉强,原因就在于参加的人并非实心实意,或者并非全都实心实意。比较来看,蒙德拉贡的做法虽然狠却有效,但关键并不在于它的具体做法,而在于做法的宗旨,就是让合作社成为一个“铁杆保皇派”的集合。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只有一致同意才能达到帕雷托效率。所以搜罗愿意为合作事业奉献一生的人,非常重要,这应该是合作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