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制丝车间柜类现场改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以来,青岛卷烟厂制丝车间坚持“现场管理也是生产力”理念,顺应该厂星级现场创建热潮,将“着力推进现场管理改善”作为2022年重点目标,开启了“追星”之路。
破题——直击痛点难点
以问题为导向,制丝车间直击痛点难点,将现场改善的焦点对准了困扰车间多年的老大难——储柜,决心以柜类为突破口,为车间星级现场创建破题。
叶丝柜、梗丝柜、混丝柜等柜类区域共有90多个储柜,空间相对封闭、设备布局紧凑、环境温湿度高、生产节奏快,既是烟(梗)丝物料的主要“集散地”,又是车间现场管理的“老大难”,被工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烟丝生产的“后厨”。制丝车间选择以柜类现场改善为星级现场创建破题,就是要擦亮这个“后厨”。
生产不能停、设备不能停,要让已经使用16年之久的“后厨”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靠操作工利用生产间隙进行现场清扫、每周来一次集中保养的常规方式是断然实现不了“追星”目标的,必须使出非常规的手段。经过多番谋划,制丝车间决定盘活车间人力资源,组建一支突击队,与正常生产打好时间差,啃下这块“硬骨头”。
乙班党支部书记孙虎善被指定为突击队队长。接过这个“烫手山芋”,孙虎善没有丝毫犹豫,他说:“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关键时刻要顶得上去,要敢于担难担责。”经过个人自主报名和组织挑选的双向选择,柜类改善突击队应运而生,队员们为自己起了个更为通俗的名字——“保养大队”。
落子——越是艰险越向前
难,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事情比意料之中更加艰难。叶丝柜是“保养大队”的第一个“战场”,工作不到十分钟,佩戴防尘口罩的队员们就汗流浃背,脏和累的程度超出了很多队员的预期,而且工作进度缓慢……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孙虎善犯了难。
既然是要打一场“攻坚战”,那就明确一个原则,一切资源向突击队倾斜。车间迅即调配三班优势资源充实到“保养大队”,从积分绩效等方面给予支持,“保养大队”重新鼓起了干劲。
可是,打赢这场“攻坚战”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孙虎善又为“保养大队”量身定制了两堂必修课。
第一课是安全课。由于柜类保养工作涉及多处高处作业,队员又大多是第一次在柜类区域开展工作,因此,上好安全第一课是首要任务。工作伊始,车间安全、工艺和设备职能管理人员对队员展开安全与业务培训,对安全带、安全帽等劳保用品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每名成员劳保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指导。
第二课是质量课。“一丝不苟、丝丝精细是制丝车间的质量观,别看咱‘保养大队’干的是现场清扫的糙活儿,实际是与烟丝质量密切相关的细活儿。通过我们的努力把车间加工烟丝的这个‘后厨’清理干净,就是为产品内在质量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孙虎善说。糙活不糙,这个理念让队员们找到了工作的价值所在。
在队员们一点一点的“蚕食”中,沉积16年之久的设备“老灰”被彻底清除,设备露出了它原本清亮的绿色。在肉眼可见的成果面前,队员们的信心更强、干劲更足了。很多时候,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们都把毛巾系在手腕上,方便随时擦汗。连续几小时工作下来,汗水和着尘土湿透衣背,但他们仅是简单冲洗一下胳膊,又匆匆赶往下一处“阵地”……
追星——复制经验系统推进
从最初摸着石头过河到柜类改善效果显著,孙虎善结合自己多年生产管理工作经验,根据车间叶丝柜、梗丝柜、混丝柜的设备原理、生产路径布局、工艺任务和生产计划等实际情况,将柜类设备的保养任务进行分解,形成了“培训、谋划、执行、检查、总结”的工作流程闭环,并将这套工作经验在“保养大队”中固化下来。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使得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保养效果日渐凸显,柜类设备的现场保养工作初见成效。在车间统筹指挥下,突击队从叶丝柜转战梗柜、混丝柜……所到之处,一切光亮如新。
“从烟土气到烟草香,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厂领导在柜类现场调研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车间职工在每次经过柜类岗位时,也能感受到焕然一新的整洁和舒心。“保养大队”成了车间最闪亮的星。这些看得见的改变、听得到的评价,不仅鼓舞了突击队的信心,更坚定了制丝车间全体员工创建星级现场的信心与决心。
制丝车间干部职工深知,柜类区域星级现场的打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车间职能管理人员、技术网格负责人和突击队成员在一系列头脑风暴、实践磨合和改进优化中总结出很多新的工作思路,从跑冒滴漏治理到输送设备托底改造,从保养工具升级到柜类排产调整,以问题为导向,借助制丝车间问题提报平台,历经大胆尝试摸索实践,找对了方向找准了路子,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为现场管理工作筑牢了根基。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