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微信推荐 > 正文

福建:烟稻双稳高质量 产业融合新发展

2022年09月27日 来源:中国烟草资讯 作者:王丽卿、江益维
A+ A

从服务国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大局出发,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把烟叶生产融入重农抓粮大局,“以烟促稻、以烟稳粮”,切实推进烟稻产业融合发展,既致力稳住闽西北烟稻产业,也着眼推进烟叶生产高质量新发展。

夏秋之交的福建烟区,山欢水笑、林木葱郁,田野间的烟后稻随风翻起层层绿浪,烟农田管热火朝天,山间、农田、村居融成一幅秀美的产业融合新画卷。

11.jpg

福建明溪烟区坚持“以烟促稻、以烟稳粮”的发展思路,烟后制种稻喜获丰收/张瑜 摄

值此青绿入画,处处生机盎然。近年来,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把“打造稻烟轮作区”作为发展方向,发挥烟叶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主动做好配套政策衔接工作,努力推动形成“产业政策融合、生产区域融合、种植主体融合”的产业融合、烟农增收的发展格局,水稻、烟叶两大产业形成了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绘就了乡村振兴的福建画卷。

着眼大农业 以田定烟 稳住“基本盘”

田为烟稻本,田固烟稻稳。基于稳田稳粮的国之大计,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立足前烟后稻的耕作制度,力求通过基本烟田保护,让优质稻烟田“定下来”,既稳住烟叶产业的“基本盘”,又助力严守耕地红线和基本农田红线,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基于这样的目的,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主动融入地方农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制定稻烟田保护措施,积极推动稻烟综合增收。

“建设好、保护好生态条件适宜、基础设施完备、土壤耕性良好、风格特色鲜明的烟田,就可同步稳住烟稻供给总量。”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副总经理周志攀认为,从服务国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大局出发,基本烟田保护既要致力稳住闽西北烟稻产业,也要着眼优化烟叶产业资源配置,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但在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福建,选择这样的“良田”并非易事。“大丘小丘斗笠丘,青蛙一跳七八丘。”三明市尤溪县际口村洋中烟站站长周国新,用一句民间流传的谚语,形象地道出了过去丘陵地貌下农田小而散的状况,“小丘有茶桌大小,斗笠丘也就一个斗笠就盖住了……”

近年来,在尤溪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协助下,尤溪县各烟叶种植村开展了以村集体为单位的土地流转,由村委与农户签订为期五年的流转协议,并结合地方政策统一改良土地,实现土地集中优化、连片种植。

如是,为进一步解决土地分散、撂荒等问题,实现规模化产业融合发展,福建烟区各级烟草部门结合烟叶产区实际特点,协助地方政府推进土地集中流转、连片整理,不断开展稻烟田宜机化改造,推进农艺与农机的有效衔接。2022年,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继续把基本稻烟田保护作为稳固烟叶基础的头等大事,总结完善保护措施,推动保护制度落地生效。

持续完善保护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衔接,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开展稻烟田动态监测,实现精准管理、退补平衡,做实基本稻烟田面积、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持续推进高标准稻烟田建设,加强与各级农业部门合作,衔接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等有关规划,以宜机化改造为重点,融入大农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持续推进开展以村为单位的稻烟田整村连片集中流转,让土地流转“活起来”,为稳定烟叶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烟稻融合田更稳。目前福建烟区已完成137.5万亩、201万块基本烟田的地图绘制,关于基本烟田保护的各项举措得到了较好落实,实现资源不断向核心烟区、重点烟区倾斜。

聚焦高质量 以烟促稻 筑牢“压舱石”

前季种烟,后季栽稻,稻烟轮作本是福建当地传统耕作特点。但受困于过往水稻种植不成规模,产量低、收益差,“忙碌半天只能赚点‘口粮’”的情况,让不少农户缺乏种植烟后稻的积极性。

为此在开展基本稻烟田保护工作的同时,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充分发挥烟叶产业优势,在规划范围内努力实现烟叶与水稻扶持政策的协同效应。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稳定农田,稻烟轮作的科学性正在被持续论证并赋予新的内涵。

南平市浦城县作为基本稻烟田发展保护区建设中最早起步的烟区,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烟促稻,‘稻烟轮作’让烟农一年喜获两金。‘前烟后稻’模式使每亩肥料总成本降低约100元,水稻产量每亩提高50公斤,这样一来,一亩地相当于多收入200元左右。在经济效益上,解决了农民种稻收益低和地方财政收入不足问题,进而也稳住了稻田。”浦城县副县长陈江宇介绍说。

作为农业大县的三明市建宁县,“五子”(莲子、梨子、桃子、无患子、水稻种子)是其特色农业产业的代表,特别是水稻种子,稻种年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20%。早在2012年,建宁县烟草部门便开始引导烟农开展烟后稻制种经营。在建宁县副县长姜炜根眼中,相比一家一田、一地一域的经济效益,推广稻烟轮作模式,更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效益:“如果种子出问题,粮食安全也会受影响。采取前烟后稻的耕作制度,水旱轮作既提高了烟叶、水稻产量,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病害、提升了稻种质量。”

……

以烟促稻、稻烟融合,有利于保护优质农田、提升农田地力,有利于提高稻烟品质及增加农民收入。2021年,福建烟区在基本稻烟田内实行前烟后稻种植,烟农户均年收入达13万元以上。2022年,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在烟区全面推广稻烟轮作模式,“种烟必种稻”在水田居多的福建烟区已成为一种共识。

融合促振兴 以稻稳粮 点燃“助推器”

“夏天收获黄金叶,秋天烟乡飘稻香。”9月初,在龙岩市武平县城厢镇东岗村的烟叶产业核心示范片,一架无人机正在植保,高效率、高质量的机械化作业让烟后稻丰收的成色更足。

在这片武平烟区最大的稻烟综合体示范区,1000多亩烟后稻已全部进入植保关键期,烟农仅用不到10天的时间,就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植保工作,离不开烟稻产业融合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方式变革。

产业融合,不是简单叠加,更不是混合覆盖。近年来,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切实加强烟区产业综合体试点建设,深化烟稻产业模式,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发挥好设施保障、科技集成、产业融合、示范带动作用。各相关单位发挥各自功能,互为支撑和补充。结合基本烟田建设、建管用一体化等工作,福建烟区积极探索推进烟稻产业实现“四个融合”:

产业政策协同融合——充分发挥烟叶和水稻扶持政策的协同效应,共同建立稳定的烟稻双优生产基地;

生产技术互利融合——选择适应烟叶种植茬口的水稻品系,坚持烟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落实好烟稻生产联防联控措施,保证烟稻产品质量安全;

基础设施共享融合——实现烤房综合利用和农机共享利用,大力拓展烤房烘烤农产品的功能,提升烟草农机装备和应用水平;

综合体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建设“烟叶+优质稻”“烟叶+制种”的产业综合体,推进烟稻产业同步基地化、绿色化、集约化、现代化。

……

金叶灿,稻花香。通过“四个融合”,福建烟区坚持“以烟促稻、以烟稳粮”的思路,积极打造烟稻双优基地,一方面,推动烟叶和粮食种植面积“双落实”,力争全省烟后粮食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为稳定粮食生产作出烟草贡献;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烟稻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烟稻综合增收,持续释放福建烟区烟叶与水稻扶持政策协同效应的红利。2022年,福建各烟区积极打造行业产业综合体试点,努力将烟稻产业打造成为福建烟区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因地制宜打造各具活力的试点样板。

沃野田畴欢歌起,硕果累累满目新。田定烟、烟促稻、稻稳粮,行走在福建烟区,风吹稻浪,田管正忙,暖阳下,稻香阵阵,“丰”景如画……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