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传承人、龙场镇的李广周都不知道这个叫赵璠的人来过多少次了,只是每次来,就是几个小时,左拍右拍,还不时地与他说说话。而看到李广周日益老去的面孔和越来越单薄的身体,赵璠的心里都不是滋味,就像其他许多非遗项目一样,这位传承人制作的猫耳斗,在不远的将来,如何继承与发扬光大,是一个难以轻松面对的话题。
猫耳斗是宣威及周边地区的传统烟具,因其斗部状如猫耳而得名。猫耳斗制作是宣威市龙场镇五里村李氏家族的传统手工艺,始于清朝光绪年间,以家庭作坊为单位,代代相传。猫耳斗小到四五寸,大到一两米,较大的猫耳斗还是很好的防身武器,伴随马帮走遍省内外乃至周边国家,马锅头还用特制的猫耳斗作为身份标识,至今当地仍有“猫耳斗好吃烟好打狗”的民谣。2005年龙场猫耳斗制作技艺被命名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铜匠师傅李广周2006年被命名为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其子李存勋2013年被命名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技艺常用常新,摄影也一样。这一次,为了拍到美轮美奂的照片,赵璠三进三出李广周家,想好了拍,拍完了想,想好了再去拍,如此反复,使这组照片呈现出一种艺术的光芒。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