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和谐一直是人类向往的最高境界。和谐是21世纪哲学和人类关心的主题,人们只有用和谐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世界。
最早明确提出和谐概念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是数的和谐。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是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构成的。柏拉图认为人自身的和谐状态是理性、激情与欲望的协调统一。亚里士多德认为和谐是整体的统一性和完满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谐也”。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内的行为方式。中国的琴道讲究中正平和,中国的茶艺推崇和静怡真,中国的建筑代表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国的医学要求五脏调和、七情调和、气血调和,中国的围棋寻求中和平衡之道。
《尚书•舜典》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晋书•挚虞传》中说“”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期,“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理想。《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老子》则描绘了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
和谐,体现在国家层面上就是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协和万邦。”《周易•乾卦》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儒家讲“致中和”。
季羡林认为,“和谐”的概念不简单,它既包含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包含了个人自身的和谐,也就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一,个人合一”三个层次,缺一不可。中国古人讲“礼之用,和为贵,先之道斯为美。”季羡林指出,今天提倡“和谐”这个概念,有助于全世界人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爱护。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