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建国,1949年出生在豫北的一个村庄,听母亲说,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日,毛主席在天安门上那句庄严的宣辞通过广播、电报传遍神州大地,欢呼雀跃声响彻了整个中国。就在那一天,我出生了,父亲给我取名为“建国”。鲜活的生命,就如同天安门上那面初次升起的五星红旗,年轻且充满能量。
我记得,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就跟着哥哥姐姐提着小篮子,一路奔跑嬉笑,在田边,到山上,去拾牛粪,铲猪屎给生产队提供肥料,为咱们的集体经济贡献着力量。父亲当时是村里第一生产队的队长也是公社评选的劳模,他常说: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种好自己的地就是活好自己的命。我时常跑去地里找父亲,看着父亲带领队员们勤耕力作,汗水一颗一颗滋润着土地,辛苦而又欣慰。
1966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们班在去学校后方的山上劳动回来后,天上就飘起了小雪。喇叭一响,同学们赶忙揣好红本子,搬着自己的凳子,萎缩成一团,哆哆嗦嗦地来到操场上坐好,四周无遮挡的操场上就这样不时吹来一阵阵夹雪的冷风,迫使大家不断地哈气搓手来取暖。在同学们面对的正前方,我看见了校长和我们的班主任被身后的学生压跪在升旗台上。他们被人扒去了袄子,上半身只剩下一件汗衫,胸前挂着用红色的大叉涂划自己名字的木牌,低着头,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这里即将开展一场关于“臭老九”的批斗大会。在学生代表的带领下,同学们掀拳裸袖,狂热激进,四周爆发出震耳发聋的口号。我不知道他们犯了什么错,但我希望他们坚强,因为我相信主导我们发展的永远是正义的力量。
1976年1月8日,村里广播里传出的不是会议通知,也不是毛主席语录,而是一个大家都不愿承受的噩耗:人民的好总理,人民的好公仆,人民的好儿子——周恩来同志在北京逝世。不论赶路的,劳作的,还是在屋内忙活的,都自觉停下手里的活计,静静地接受着这个沉痛的消息。我的心情就有犹如当日的天空,阴沉昏暗。国家的前途会是怎样,我的未来又会在哪里。取消了高考,对于已经高中毕业的我,是否一辈子做着农民,帮家里挣着工分,还是抛下家里的弟弟妹妹,坐上去省城的火车,在大城市的钢筋水泥里飘摇落地,看能否舒展出自己的一片绿叶。
当整个中国还沉浸在总理逝世的哀痛中时,1976年7月的唐山地震无疑给人民的内心带来了一次更为彻底的创伤。一个往日车水马龙,给国内生产总值创造出不可小视贡献的工业城市在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24万多人失去生命,16万多人身负重伤,4千多名儿童成为孤儿,触目惊心的数字深印在人民心中。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与这场灾难开展了一场顽强的斗争。家园正在重建,生产正在恢复,灾难可以摧毁房屋,可以磨砺体肤,但是永远也不能摧毁心中的希望,打垮人民的斗志。
1976年10月,父亲说县城的街上张灯结彩,敲锣打鼓,人们自发地参与游行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喜庆的景象就像是在过年一样。父亲买了一鞭炮螃蟹回来,开了一坛平日里舍不得喝的老酒,讲究地跟我们解释道:“四人帮”被打倒,这螃蟹得吃‘三公一母’的!”说完便哈哈大笑。
第二年的12月,我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准备进入高考的考场,周边和我怀揣着同一梦想的考生,他们有些是老三届毕业生,有些是下乡知青,还有的是工人和农民,中央放宽了报考条件,让大多数有志青年能够借助着这个国家提供的最公平的捷径去反转自己命运。这一天终于到来,就像一场马拉松,父母把我们送到了赛场,国家给了我们比赛的资格,只有意志坚强的选手才能坚持到最后,我身负着期望和梦想,义无反顾地朝着终点跑去。
1978年11月的一个夜晚,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满是现在农村饿着肚子讨着饭的烂包光景,这个世道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身为生产小队的队长,自己到底能为身边的农民们做些什么。父亲说我是读过书的人,便跟我说了他的想法。在第二天晚上,父亲悄悄地召集了生产队的社员,昏暗的煤油灯把父亲的肩膀勾勒得更加硬朗宽阔,“咱们不分田,田还是公社的田,生产队把土地承包给社员们种,种出来的东西交足国家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父亲抿着嘴唇,目光坚定且透露着如初生的禾苗般绿色的希望,期待着社员们的回应。父亲伟岸的背影前是一张张憧憬的、矛盾的、甚至恐慌的脸。静悄悄的夜里仿佛能听见大家的心跳声,沉默过后,一句,两句,稀稀疏疏的声音开始渐渐讨论起来。“这能行吗?万一再给咱扣上帽子,怎么消受得住啊!”“怎么不能行,安徽不也这么干了吗!”。一位脸上满是岁月沟壑的老农握紧了拳头:“我穷了一辈子,也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活了个烂包光景,如今的这步田地公家还能拿咱怎么办?横竖大不了都是死,咱也是被逼出来的!”“对!我同意队长的想法!”“我也同意!咱干起来!怕他个甚!”一个,两个,十几个鲜红的手印跃然在承包责任书上……那个晚上,人们枕着甜美的禾下乘凉梦,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天,要亮了。
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让全国人民第一次接触到了“改革开放”这个概念。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一座一座高楼大厦和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经济特区的设立,给中国带来了无限机遇,打开了我们对外开放的大门。改革的春风吹绿了海峡两岸,“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提出,以最包容最民主的方式,推动两岸同胞亲密来往,促进中国人民心灵的契合。2009年,我60岁了,我带着外孙踏上了我们香港的土地,去走走,去看看,去感受这片小平同志魂牵梦绕的土地,我眼眶湿润地对膝下的小外孙说:“香港就像远离家乡的孩子,不管走得多远,一家人终会紧紧地抱在一起。”
往昔的风风雨雨换来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如今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峥嵘70载,5000年历史的文明大国正在扬起复兴的风帆,拖载着祝愿和梦想,朝着光明的未来驶去。
我的祖国,愿你不畏浮云,继续大步向前;愿你劈风斩浪,仍然身姿挺拔;愿你蒸蒸日上,永远和平安康。你的儿女定会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无论走的多远,都不会忘记来时的路。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