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正文

母亲的手擀面

2018年07月13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薛晓明
A+ A

  烟草在线专稿  我出生在苏北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那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很穷,按照老人们说:“穷的叮当响”,吃不饱穿不暖,家家户户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穿着的衣裤都是有补丁的,很多孩子衣裤都是哥哥姐姐穿剩下的,剪剪改改,补丁套补丁。那时候,土地还没分产到户,粮食产量很低,尤其是小麦,一亩地也就能收两三百斤。一日三餐主食是玉米面窝头、山芋和萝卜干,平日里难得吃上一顿白面饭食。

  记忆中,我最喜欢吃母亲做的手擀面。手擀面,顾名思义就是用双手拿擀面杖做出来的面条。在物质深度匮乏的年代,谁家能吃上一顿手擀面,绝不次于现在的节日氛围。孩子们想吃手擀面,就天天盼望自己的生日早点到来,过生日吃长寿面,到了生日时候才能享受吃面条的待遇。

  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人的生活有了改善与提升,吃面条也不再是过生日时候才能吃到了,啥时候想吃都可以。记得小时候邻居之间聊天问到中午饭吃什么的时候,十有八九都是手擀面。那时候没有压面条机器,母亲只能自己擀面。母亲做的面条,薄厚均匀,粗细适中,口感弹滑,爽口筋道。现在市面上的面条多种多样,但无论什么样的面,口味都比不上母亲用双手慢慢制作的手擀面。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买着吃已经成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不可或缺的习惯,人工面也早已被机器面所替代,品种也由原来老土的豆面面条、玉米面面条、杂面面条换成了好听的龙须面、空心挂面等等。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母亲的手擀面却是挥之不去的“美食记忆”,饱含着岁月的味道,老家的味道,亲人的味道。

  母亲在做手擀面时,通常都是把面和好用手揉均匀后,放在一边醒一会才开始擀面。先在桌子上铺上面板,拿出三尺长的擀面杖,把面卷成筒状,站好马步,躬着腰,随着擀面杖碰撞面板的节奏,身体一前一后,一起一伏,双手随擀面杖前推后拉,左右压均匀,不断重复,偶尔停下展开,加些苞米面防止粘连,然后继续。待面块擀到一定程度时,将擀面杖卷入面片中,反复向外推、卷几次后,将其展开,撒上适量的面粉,从另一个方向把擀面杖卷入其中,再进行推、卷操作,反复几次,姿态优美,像在跳舞一样,但这可是力气活,一会儿妈妈的额头就见汗了。直至面团被擀成薄片,就把面展开,再上一层苞米面,按一定宽度叠起,然后开始切面,妈妈的刀法快而均匀,面条厚度与宽度都很均匀,就像是机器切割一样。母亲的手擀面标准很高,和面后,必须“手光、面光、盆光”。

  在锅里水烧开后,母亲用手轻轻拿起一把面条,抖掉上面的苞米面才下锅,有时还会往锅里加点冷水,母亲说:冷热一激,面条容易熟透。在面条出锅前,母亲再放些猪大油,葱花调料什么的,捞出一碗面,舀上一勺汤,就着萝卜干,那感觉就是人间美味!这时整个厨房只听到吃面的哧溜声,没人说话。父亲能吃油,每次还要单独在碗里再放点猪油。

  母亲在做饭时候,经常向我们姊妹几个说教:“你们一定要学会做饭才行,比如擀面,面要硬点和,那样做出的面条才筋道,好吃,学习也一样的道理,要抓住重点,掌握方法,才会有好成绩。”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学,不识字,但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讲些道理,现在想来都很受益。

  偶尔,带着家人去面馆吃面条时,当那一碗飘着油花、浮着绿菜的面条端上来时,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端起碗来“哧溜哧溜”一股劲吃了下去。现在面馆里各种特色面条很多,但吃起来,始终吃不到母亲亲手做的手擀面味道。母亲已经离世十余年了,但母亲曾经做的喷香手擀面条,饱含着温暖的母爱,滋养着我们姊妹几个成长的画面犹如昨日。每次吃面条,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母亲弓腰擀面的情景。

  母亲的手擀面,我永远也吃不够!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