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正文

“粽”观

2018年06月21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王海军
A+ A

  烟草在线专稿  端午节,人民日报是这样评论的: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它让人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芳香,重拾民族精神与家园情怀。那么,端午节灵魂又是怎样一种文化呢?我想,应该是一种包容和敬仰文化吧。正如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无论是蜜豆小枣、葡萄桂圆,或是咸蛋火腿,都能够很好地与糯米融合成一个统一整体,并通过祭祀活动,向中国历史第一个以个体形象出现的伟大诗人屈原表达敬意。

  过端午节这个千百年来的民俗传统,始终被国人保留且传承着。似乎通过这样一种仪式,便可以让国人都生发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民本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刚毅;以及“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高尚品格。国人是从不吝惜对屈原之赞誉的,即便屈原仅是一个一意孤行、拒绝慰藉的文人,但他能够体现出一种精神也就足够了,便可以成为粽子中那颗点睛的小枣。

  就政治而言,屈原这个人并非智者。他虽有高深的文学造诣,但也有文人的孤高自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对屈原有这样的客观评价:屈原有美好的政治主张,曾经受到楚怀王的高度信任,但由于贵族出身又少年得志,参加政治活动时表现出理想化、情感化和自信的特点,缺少周旋能力,难于与环境协调。从这一点便可预见,屈原从政必然是失败的结局。从历史发展来看,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也仅是为了捍卫滋生自己生命的土地、文化和政权,对统一中国是起到阻碍作用的,所以屈原所谓的“爱国”,也仅是狭义的。

  既如此,为何国人还要在每年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呢?就因为屈原所表现出的精神令世人敬仰。余秋雨在他的文章中写道:不管是当时被楚国侵略过的地方,还是把楚国灭亡的地方,都在纪念。当年的“国界”,早就被诗句打通,根本不存在政治爱恨了。那粽子,那龙舟,是献给诗人的。这就是说,政治上的悲哀造就了屈原的激昂文字,也成就了中国第一诗人的诞生。

  秦灭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国人在赞美屈原的同时,同样在歌颂秦始皇的伟大,这同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秦始皇在大统一中国后,采取中央集权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包粽子的过程。正是因为秦始皇将六国疆域上的文化,包成了一个统一整体,才让未来的中国,有了统一发展的一致性。从这一点来看,粽子并非代表个人精神的渲染,而是代表着高度团结融合的,具有包容性的民族统一精神。这才是粽子的文化精华所在。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