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晴空万里,天高云淡。秋,古往今来都被文人骚客融入笔端。那一首首以旅途纪游、客邸秋声、探访胜景、登临题咏等为内容的秋诗,或图江山之胜,或抒羁旅之愁,或咏伤别之情,或寓贬谪之辈,各种情感、兴会,都从秋景的描绘中找到了融合的契机,读来动人心魄。
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秋风萧瑟,草木枯黄,这种悲凉的氛围,正好给多愁善感的中国文人提供了一个抒发内心愁苦的机会。可以说,“悲秋、伤秋”是一份普遍存在于文人心中的一种情怀,也成了一个延续数千年的话题。重阳佳节,是一个思乡情绪最浓烈的时刻。王维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道尽了天下离家远行人的共同心声。此时此刻,诗人所在的“异乡”一定也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庆贺团聚。然而热闹是他们的,游子只能面对自己的影子独自品尝秋天的冷清寥落。或许诗人此时的一声感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经意竟成了千古绝唱。悲秋,因人而异,伤秋,因情不同。李白“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抒发的是一份怀才不遇的心情;温庭筠“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夜下洞庭波。”写的是离情别恨;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的是落榜失意的怅然;李梦阳“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描绘的是古战场萧森苦冷的气氛,暗寓着怀古伤今。
秋夜、寂寥与凄清,常常是最令诗人感动的时刻。霜天月夜,更是虚明澄澈,高远气爽,清净绝喧,往往会把诗人引向思深情长的境界,成为他们高情远意的寄托和诗意的象征。或叹羁旅之畸零,或感时序之零落,或悲年华之迟暮,或怨家国之难归,或念亲友之远别……以此之故,秋夜与秋月,便成为秋诗中描写最多的题材之一。宋人朱淑贞的“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金人曹之谦的“寂寂江城夜向阑,西风吹雁叫云端。一声远过南楼去,月满碧天秋水寒。”以及清人陈文述的“梧桐叫底见银河,露气当窗冷碧罗。四壁虫声两行雁,不知得处得秋多!”同以《秋夜》为题,以形象的秋景表达了各自的幽寂深邃、寥廓冷寂和隽永含蓄。明月这一物象,传统审美习惯使它积淀起固有的内容,蕴涵着爱者的娟好,相思的纯洁,天各一方的喟叹等等。所以在众多望月诗中,虽然都是写望月,却表现了不同的感月之意,怀人之情。尤喜欢李商隐的《霜月》:“切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交辉、竞美斗艳的景象以及新巧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读来令人叫绝。
秋诗中最少悲秋韵调,也最富浓郁生活气息的,是那些描写秋日村居、山店、江干、渔村的即景诗。也许是由于诗人们感于生活、造物的美好,精神得到超脱,因而写出了清新朗畅的诗篇。如宋人高翥的《秋日》,取庭院内一些小景物,便写出了一派盎然的秋意:“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诗人巧用一个“衔”字,写出了庭院小草,在秋风悄悄吹来时,那长长短短的叶梢,不觉出现了一点点枯黄,以及凉风至、白露降、蟋蟀和蝉们感于寒气,藏身在墙角边、草丛中,鸣声应答,互通心声的情景。秋声秋色,一见一闻,一静一动,相映成趣,生动至极。另有一些写山光秋色和山里人家的诗,更是变幻多姿地描绘了山中迷人的景象。唐人韩翃《宿石邑山中》,写暮宿晓行石邑山中所见之景,气象颇为宏阔:“浮云不与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石邑山雄伟高峻,清冷幽静,令人产生悠悠联想的情景,在此诗中被刻画地入木三分。值得一提的是,清人钱载的“坞里秋田罢亚平,田分涧水逐人行,一行白鹭干于雪,落向松梢正晚晴。”(《梅心驿南山行》)和丘逢甲的“一角西峰夕照中,段云东岭雨濛濛。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山村即目》),描写的都是此山的晚景。
要说咏秋诗中真正写得明快灵动的,还要数诗人刘禹锡所作的《秋词二首》。其一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曰:“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秋天气爽宜人,放眼望去,辽阔纯净,一鹤排云;诗人在欣赏明净的山水和斑斓的树色中,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冷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与仰慕。
秋天的诗,是心灵的歌。在杜牧眼里,秋是“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的甜美清幽;在陶渊明眼里,秋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静谧恬淡;在白居易眼里,秋是“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的点点离愁……徜徉在诗词间的秋里,不由得多了一份生命的淡定、从容与静美,拥有了一份别样的情怀、一份生动的逸致、一份诗意的人生。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