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正文

读李平之文章

2014年06月17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王海军
A+ A

  四十多岁的年龄,无论对于事业,还是生活,都会有一些明悟。走过了许多路,也看过了许多风景,便朝着理性方向思考起来,这便多了几分感慨,感慨似水流年,感慨物是人非,感慨春华秋实。而李平的文章,恰恰是把这种感慨沉淀成一种平实,让人读后,会有种沉甸甸的感觉。

  李平曾在《一条毛巾》中这样写道:“再次嘱托同事,来沈时把我在北京用过的毛巾带回,这条毛巾跟我已经4年多了……”对于一条用了4年多的毛巾,李平为什么会这样珍惜?“这几年发现越来越珍惜跟自己有关的事,不知是年龄的原因,还是所谓的做事专一,想来大致跟心态有关吧。”李平这样解释。但读后才会让人明白,李平非是对毛巾珍惜,而是对北京那段曾浸满其一腔热情和青春梦想的岁月珍惜。

  “还依稀记得2000年的冬日,在北京翠微商场附近,在瑟瑟冷风中,边吃煎饼边与同事谈,如有一天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人民大会堂’就可以满足了,也不辱自己来京使命,这可算作当时在京的理想。”转瞬间十多年过去了,李平在北京留下的是已随处可见的‘大会堂’销售,以及共同为红辽公司打拼的营销团队。睹物思人,想来这也是李平之所以牵挂那条曾经用过4年毛巾的缘由吧。

  与李平相识,还是2010年红辽公司在北京筹备与国家局、中烟实业及北京市局的足球友谊赛期间。李平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是由内而外的,充满着“他乡遇故知”的乡情和“荣辱与共”的团队情。也正是因为李平的这种亲和力,让他的营销团队更加团结,更加具有凝聚力。李平感慨道:“在北京,时有孤独寂寞之感,好在和一群阳光向上的同事,共同经历低潮和困难,好在有伯乐和知音的指点,不曾迷失,留下坚持。”

  北京留给李平的记忆是深入骨髓的,这种记忆有着几许孤独时的清冷,而更多的还是好兄弟一起打拼时的激情和温暖。而清冷和温暖交织在一起的情愫,却是最容易让人怀念的。曾与李平一起共同奋斗的黄海泉这样写道:“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亲身感受到,北办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集体。这里有催人上进的工作氛围,这里有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天地。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只要你工作努力,有不懈的进取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这里都会给你施展才能的机会。还有几天就要去东北了,开始怀念北京,怀念这几年的工作生活,怀念那每天晚饭后都要转上一圈的紫竹桥公园;怀念我们几个同事一有空就要去一趟的潘家园古玩市场;怀念第一个在北京度过的冬天,长安街上落寞的雪。

  经历的,便是一种财富。而拥有这种财富,会让你豁然开朗起来。李平说:“过去没有时间想很多事情,而现在有一点时间去思考,我便要把这些感悟记录下来。”已过不惑之年的李平,虽然在事业上多了一份成熟和从容,在生活上多了一份淡定和自如,但平实的文章却让人愈发感觉到其思想的深邃。借用李平的一句话,便是:“一草一木,一点一滴,皆是世界,若是一滴水,愿落草木间。”

  也许,这就是李平文章的魅力所在吧。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