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十代初期,随着父亲的调动,我们家从北京的总部来到了鄂西的房县,因地处偏僻,部队不具备办学条件,我们就近上当地农村的学校。
当时,我上小学三年级,我的班主任姓丁,三十六七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看出我们不太适应这里的环境,下午放学,把我们留下来,给我们讲这里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慢慢地,我们这些部队的孩子就与当地的同学融入到了一块,甚至在与他们玩耍交谈时的语言都难以分辨,到同学家里,他们的父母还以为我们是当地人。
学校搞勤工俭学,每天下午要劳动,到河里抬石头,帮助学校附近的生产队“学大寨”修梯田,两个人一组,用铁丝编成的网子把石头兜上,每一次往铁丝网上放石头时,老师总是检查了又检查,叮嘱了又叮嘱。休息的间隙,她教我们学写毛笔字,毛笔蘸上河里的水,写在石头上,边写边给我们讲王羲之练字的故事。
这个故事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说的是,王羲之经过一烧饼铺子,见做饼的师傅将擀好的面,头都不回地顺手扔到背后的锅里,不偏不倚,王羲之从中悟出道理:只要下功夫,铁杵磨成针。从军入伍后,在训练休息时,我就照着老师教的练字方法,拿根木棍,在戈壁滩上练字,后来有许多战友也学着这样练,不同的是,老师蘸的是河水,我们是在沙滩上。
夏季里,下午上放学,同学们结伴到河里深潭中游泳,山区的天气反复无常,这里是风和日丽,上游已经是瓢泼大雨,洪水顷刻间就会下来,在潭里戏水的孩子,被洪水卷走的事,年年都有发生。起初,她是严厉的制止,被她发现后就在课堂里罚站,后来,她干脆陪着我们去游,她在岸上看着我们,直到我们上课或者安全回家,她才放心地离开。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高中即将毕业时,父亲调往西安,我离开了房县,但学校的点点滴滴我时时想起,因为,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这里度过的。
丁老师一直是我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当时的学制,加之山区的师资贫乏,不是特殊情况,一位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要带到高中毕业,十几年中,老师与学生产生了浓郁的母子情、父子情。
去年,受同学之邀见到了丁老师,已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当地同学按老师家的门铃,老师打开门一眼就认出了我,拉我进门,同学们与老师谈论学校的趣事,声声笑语,浓浓师情。
她还记得,一次上化学课,趁着化学老师在黑板上写复习题,我与同桌蹲在桌底下下起了象棋,当老师回过头拿粉笔时,发现我俩不见了,出去找了一会儿,回到教室,我俩激战正酣,没注意老师正在气愤地看着我们俩,结果是遭到了父亲的一顿揍,从此,丁老师对我是严加看管,每天到校,她都要检查我的书包,看有没有玩物。
离别时,我们的车将要转弯,我们回过头,看到老人家还在小区门口远远地看着我们,像母亲在送远行的儿女依依不舍。
车内一片寂静,发动机的轰鸣声是逾加的沉重。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