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角 > 烟草百科 > 正文

不一样的博物馆

2014年09月23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编辑整理 作者:孙浩
A+ A

  古老的展品,凝重的氛围。说起博物馆,人们可能会在头脑中浮现出这样的场景。而在中国烟草博物馆,参观者会有一种不同的体验。这要归功于烟博馆的不断创新——开发二维码陈展系统、以景说事的展示方法以及多媒体联动技术,历史才能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二维码陈展系统

  7月的一天,记者走进中国烟草博物馆的第一个展厅——烟草历程馆,一艘帆船映入眼帘。“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探险航行到美洲,看到当地印第安人吸烟。随着通往美洲的航道的开通,1496年,烟叶和烟草种子被带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其后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随后,讲解员指着墙上一个小方块说:“您可以用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进一步了解哥伦布发现和传播烟草的历史。”

  记者进行扫描后,手机上出现以下内容:

  1492年8月3日,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率领三艘帆船,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航行,登上了巴哈马群岛。在岛上,他和水手们看到当地印第安人吸烟,感到十分惊奇。哥伦布在航海日记里记载了1492年10月发现烟草的这段经历:“其人携土制面包一块,大如拳,水一瓢,‘红土’少许,粉碎后并加搓揉,外加干叶,在他们心目中极具价值。”文中的“干叶”就是烟草。随着通往美洲的航道的开通,1496年,烟草植物及吸烟之风从美洲新大陆被带到了欧洲,并逐渐传遍了全世界。

  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烟博馆很难将所有信息在展厅中展现。为进一步拓展参观者的视野,2013年,烟博馆利用原有网络设备架构,自主设计了二维码辅助陈展系统。通过编写图文信息,历程馆、文化馆中共47个展品可以借助二维码陈展。参观者通过微故事可以了解更详实的史料和信息。

  以景说事

  走进烟草农业馆,就能听到展柜里微缩景观传出的“喔喔喔”的鸡鸣声。天渐渐亮了,烟农们纷纷从土楼中走到烟田里劳作。大路上走来几名高鼻深目的外国人,对品质优良的烟叶赞叹不已。当地烟农热情地将自己种植的烟叶赠送给这几名外国人。天渐渐黑了,一轮明月升上天空,这几名外国人还在与烟农交谈。

  这个微缩动态场景讲述的是162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船员在福建一带登陆,当地烟农将自己种植的烟叶送给他们的过程。根据史书记载,烟草从菲律宾传入中国后,中国最早引种晒晾烟草的地方为福建漳州和泉州。

  为了把历史更生动地展示出来,2006年,烟博馆创新地采用以景说事的展示方法,首先对烟草农业馆进行了改造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国家局领导及朱尊权、赵元宽等烟草农业专家十分关注,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当时的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在人力和物力上也提供了各种支持。调整后的农业馆综合运用分类陈列法、体系陈列法和景观陈列法等手段,将声、光、色、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以景说事、以物说话的方式,使主题更加凸显,增强了可看性和吸引力。烟草农业馆改造成功后,烟博馆还对烟草历程馆、烟草经贸馆等展区的内容进行了局部调整,均取得了较好的展示效果。

  多媒体联动技术

  新世纪馆是烟博馆中最年轻的一个展馆,主要反映中国烟草进入新世纪后的改革发展轨迹及行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在新世纪馆有两扇感应门,分别代表着工业和商业。随着感应门渐渐打开,一条宽广的大道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寓意着工商分开打破地区封锁后,卷烟流通之路更加宽广通畅。

  在介绍联合重组的展板上,三个大齿轮紧紧相扣,寓意工业重组让行业充满活力。多媒体弧屏上播放的《大重组打造中烟航母》视频,再现了全国烟草行业各种形式的联合重组的情景。一幕幕振奋人心的瞬间,让参观者深深感受到中国卷烟工业企业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现代化工厂建设板块中有一个直径1.5米的大型球幕令参观者印象深刻。在这个球幕上,不断浮现出现代化卷烟工厂一流装备和高速运转的生产流水线的画面。这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球幕让参观者对行业的飞速发展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展厅里还摆放着触摸屏多媒体电子书,供参观者查阅烟草改革发展的相关资料。

  烟博馆通过大屏幕展示、光感触控显示屏、声光控制的球面视频等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既融合了展示内容,又加强了与参观者的互动。

  陈列是博物馆与参观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一种特殊语言。烟博馆不断完善调整馆内展示内容,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陈列体系,满足了不同需求,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