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许美静在《你抽的烟》中唱道:“你抽的烟,让我找遍,镇上的店……”这句歌词在文艺青年们听来可能意在对爱情的思念,普通烟民听来可能意在对香烟的迷恋,而另类“烟民”陈健听来却是“我对你这支烟的烟标很感兴趣!”这可不是什么玩笑话,因为陈健绝对是不爱香烟爱“美盒”的烟标收藏者。
17岁就开始收藏烟标
今年47岁的陈健是泗洪县青阳镇人,之前在泗洪县建设局上班,已经有30年的“烟龄”了,但不是“吸烟”的时间而是收集“烟标”的时间。现在的他是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烟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扬州烟标收藏协会理事。
烟标,俗称烟盒。一般人抽完烟常常把烟盒当作垃圾丢弃,可是在陈健的眼里,这些烟盒却是宝贝。
记者走进陈健的烟标收藏室,映入眼帘的是3个大书柜和1个大保险箱,一排排文件夹排列整齐,分类明确,一枚枚烟标根据主题和年代的不同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册子里。10万多张烟标、4万多个不重复的品牌,装满了一整间屋子,这个场景令人叹为观止。“别人家的保险箱都是用来收钱,我们家的都是用来收藏烟标的。”陈健的妻子江女士笑着说。
陈健告诉记者,他参加工作很早,与烟标结缘是在1984年。那时,刚参加工作两年的他并不吸烟,但是看周围同事和父亲吸完烟把烟盒丢掉觉得很可惜。“因为看到烟盒上的图案都很好看,就拿过来把烟盒拆开理平了夹在书里。从那以后,我就走上了收集烟标的‘不归路’。”陈健笑道。
已收集10万多张烟标
10万多张、4万多个品牌的烟标藏品不仅图案多样,而且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可谓“大千世界尽在方寸之间”。论品牌,从“大前门”到“大熊猫”;论材质,从纸盒到铁盒;论形状,从扁方到圆筒;论产地,从国内到国外……从清末的“老刀牌”,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大重九”,到抗战时期的“胜利”香烟,再到写有最高指示的“新曙光”……陈健说:“别看这些只是烟标,却见证了历史。同款香烟换了多种包装,每一个包装都记录了一段社会发展的时期。”
陈健指着一枚“东风”牌烟标说:“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宿迁曾经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也有过卷烟厂,但存在的时间很短。我现在在各个拍卖会上,只要看到有我们宿迁的烟标,再贵都会买回来。”
对于收藏者来说,烟标的设计、印刷、制作水平和风格很重要,一个珍贵的烟标在他们心目中的价值要远远高于香烟本身。陈健每天都在琢磨着收集没见过的烟标,他的藏品有的是从拍卖会上买的,有的是从“同道中人”手里换来的。
陈健表示,收集烟标的过程不仅让他增长了社会阅历,还结识了很多朋友。“与别人交流收藏心得的同时,也与别人交流人生。现在好多外地的朋友买烟标都会先让我给看一下,真货假货我一眼就能识别出来。”陈健告诉记者,收集烟标的过程也让他对烟标的包装材料、包装形式、产地以及各个地方的烟文化都有所了解。
为一张烟标“三顾茅庐”
陈健说,但凡收藏烟标的人,一个系列如果缺少一张就会特别难受,成天想着这张烟标。2004年的时候,他整理庆祝建国五周年时出的“光辉牌”烟标,发现就差一张就集齐了,偏偏这张烟标很稀有,他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五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告诉他天津一个收藏家的手里有他要的这张烟标,陈健一听欣喜若狂,立刻赶往天津。
在天津,陈健见到了这位收藏家———天津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于顺。可于顺很固执,不肯转让,因为这张烟标很稀有,他自己也正需要,陈健好说歹说都没用。第一次就这么失败了,陈健回家后辗转反侧,心里念的就是这张“光辉牌”烟标。第二次去天津,陈健和于顺一起吃了饭,在聊天中他们互相熟悉了起来,但是于顺还是舍不得这张烟标,虽然态度有所软化,可最后陈健还是没能拿到这张烟标,不过他心里却知道这事儿有希望了。
“第三次去天津是自己开车去的,还走错路开到北京去了。”陈健告诉记者,第三次去天津,他直接就对于顺说:“只要你把“光辉牌”烟标给我,条件随你提,只要是我能力范围内的,我一定做到。”最后,陈健用几张同样稀有的烟标换来了这张珍贵的“光辉牌”烟标。
陈健说,这段经历让他印象深刻,来来回回5年的时间,从泗洪到天津上千公里的路程跑了3趟,失去了同样珍贵的几张烟标,才换回了自己心爱的“光辉牌”烟标。
收藏需要坚持和机缘
陈健表示他正在培养后代对烟标的兴趣,希望他们能够继承自己的烟标收藏。“收藏烟标除了要有个好的心态,还需要坚持和机缘。不仅是烟标的收藏,任何收藏都需要持之以恒,做收藏除了兴趣爱好之外,也要符合自己的经济实力。收藏初期走弯路是免不了的,但是只要不放弃,最后都会有收获。”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