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标,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烟盒,与火花、邮票、酒标并称世界四大收藏。在连云区西园社区,有位70多岁的老人,名叫肖加淦。他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收集烟标。1943年出生的肖加淦,从十五六岁开始就对这些花花绿绿、印着不同图案的烟标感兴趣,50多年来已收集各种烟标达600多枚。
伴随大半生的“朋友”——烟标
每天一得空闲,肖老就会把已装订成册的烟标一本本拿出来翻看、品味。“你们看,这些烟标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收藏,都陪伴我大半辈子了,很多烟标早就找不到了。”肖老说,为了珍藏这些老朋友,每次寻到一枚新烟标,他都会小心翼翼地展开,然后贴到厚厚的纸板上,达到一定数量后就装订成册。他收藏的这些烟标来自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无一遗漏。只要去外地出差,肖老必逛的就是当地的烟酒店,遇到没见过的烟标,他就要把它买回来。
后来,亲朋好友出差、旅游,给他带的纪念品也都是当地的特色烟。除了国产烟标,在他的收藏册里还有美、加、印、日、韩等国的烟标。物以稀为贵,肖老的很多烟标不仅时间久远,也因为本身数量少而特别珍贵。在他的收藏中有一枚“钓鱼台”的,属于特供品,价格高不说,市面上也很少能购买到。“儿子的朋友来家里玩,发现我有这个爱好就把整包烟送给了我。”肖老说,得知烟的背景后他全部分给了好友和同事,自己则悄悄把烟标保留了下来。
为收烟标,他曾“不择手段”
在肖老收集的烟标里,有不少是他从大马路上捡回来的。虽然喜爱,但是要让他在人来人往的马路上捡烟标,他也经常觉得难为情。后来,他想了个好办法,没事就带着小孙子上街溜达,一路四处瞅着,遇到自己没有的烟标,就让孙子去捡回来。后来,孙子大了,也知道害羞了,就不愿意干这“苦差”了。肖老只好亲身“上阵”,遇到喜爱的烟标,先四周看看有没有行人,没人留意的时候,他就眼疾手快地捡回来。有时候,实在人流太大,他就假装路过,一边走,一边回头看,往往走了好几个来回,才能寻机把那个烟标捡到手。
外出时,除了盯着路面看,肖老有时候也爱找挂着外地牌照的货车或客车。因为很多长途司机都爱抽烟,开车累了,就会把车停在路边抽支烟休息一会儿。这时候,肖老就会走上去,跟人家攀谈,商量着用自己身上带着的整包烟去换人家已经开封、抽得没剩几根的烟盒。
一场大雨让他痛失一批烟标
这些年来,最让肖老觉得遗憾的是,在一次搬家大扫除的时候,他珍藏的一批烟标被遗落在院子里,后来淋了雨,受潮毁掉了。“那些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烟标,每一枚背后都有着一个不同的故事。现在偶尔想起,还会一阵阵心痛。”肖老说。
为此,他也想以自己的经历提醒此类收藏爱好者,在保存时一定要做防水、防潮的处理。烟标要尽量平展开来,里面的锡纸可以不要。存放的地点可以选择放在盒子里或者购买专用的烟标收集册。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