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火花 历经百余年未曾“熄灭”
不得不承认,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打火机的兴起,火柴也就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印在火柴盒上的火花,也就是火柴盒上的贴画,却留住了大家对它的记忆。
大爷收藏千枚火花 最早追溯至清朝
随着去年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资产处置拍卖会的举行,以及最后一批设备的落槌拍卖,亚洲最大火柴生产厂进入了历史。而这也宣告了中国火柴界的“五朵金花”,泊头、开封、安阳、济宁、蚌埠五家火柴厂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火柴并没有被打火机彻底取代而“熄灭”,它反而转化了一种形式,演变成一件件创意产品,深受大家的喜爱。
近日,记者来到了天津和平区新兴南里社区,在居民王汝勤老人的家中,见到了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火花。这千余枚火花被分类放在一个个文件夹里,其中那些早期的火花,王大爷视如掌上明珠。“这是为了庆祝清朝慈禧太后寿辰,当时的火柴厂专门赶制的火柴盒。”王大爷介绍说,上面印有慈禧太后的头像,两侧还盘踞着两条青龙。
尽管这些早期的火花年头比较久,可品相依然十分完好,能清晰地看出上面的图案和文字。其中不少清朝时期的火花上,都写着“日本制作”或“来于欧洲”的字样。“那个时候火柴叫‘洋火’,也就是洋人的玩意儿。”王大爷说,从自己收集的火花也看得出,到了民国后民族工业开始自立自强。尤其是随着新中国成立,百余家火柴厂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每个时期的火花都结合了当时的时代特点。
“我年轻的时候,在小卖部、百货商场都能买到火柴。”王大爷说,自己收藏的这些火花,除了逛早市、文化市场和旧物市场淘来,很大一部分就是他随手买到的。除此之外,还有亲朋从全国各地带来的火柴盒,尽管大小、用途一样,可火花却是五花八门。今年87岁的王大爷,用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收集了1000多种火花。在老人看来,火花不仅记载了历史,更成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品。
火柴普及度不高 初中生不会划火柴
记者走访了天津多家综合商场,以及大小超市、烟酒商店,不难发现打火机随处可见,却很难再买到火柴。不仅如此,津城的火柴厂也已是寥寥无几,酒店等场所不得不从小作坊或者从外地的厂家定制火柴。
显然,火柴没有之前那么普及了,甚至一些孩子都不会划火柴。这不,初二的学生小陈,就为化学实验课上如何点燃酒精灯而发愁。“我打小就没用过火柴,实在不敢就那么划下去。”小陈担心地说,生怕划火柴时会烫伤自己。为此,她不得不在家长的协助下,不停地练习划火柴,才顺利通过了这堂课。
如今,在礼品店,火柴盒已经改头换面,备受大家的青睐,成了馈赠亲朋的个性礼品。火柴盒不再是单一的纸制品,而是有了金属或木质包装,甚至镶玉的装饰,价格也翻了几十倍、上百倍。另外,在淘宝网站,也有很多商家,推出了定制个性火柴的服务,火柴的颜色、大小,甚至火花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计。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