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是快啊!转眼间父亲已去世多年了。但父亲一生的最爱却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父亲兴趣爱好不多。一不喝酒,二不饮茶,三不吃零食。他唯独酷爱抽烟,与烟结下了不解之缘,烟龄达六十余年。
从我懂事时起,烟就是紧俏品。父亲那时抽的是每包0.17元的“香叶”和每包0.14元的“勇士”。上世纪70年代烟票紧张时,每月不够抽,父亲就动员我们几个小孩到街上去捡烟蒂。我们捡了不少带回家去,他就把烟蒂一个一个剥开,将里面的烟丝放在一张小纸片上,用食指沾上唾沫一卷就完成了。有时也用自制的竹烟斗放进烟丝抽。竹烟斗长约一尺,用竹根制作而成。
小时候听父亲讲,他7岁开始抽烟。太公名叫敖连裕,除爱抽烟外,还喜好武功,对付五六个人不成问题。当时,太公的威名如雷贯耳,其经营的船舶运输业务生意兴隆,家境富足。只可惜英年早逝,之后,家境日渐衰败。父亲是船工,从15岁开始撑船,40多年来一直漂泊在河流上。他三十多岁患慢性胃病,经常痛得直不起腰,大汗淋漓。可是为一家老小9口人的生计所迫,不得不硬撑着,很少到医院看病吃药。一天到晚,父亲常常吞云吐雾,周围烟雾缭绕。就是几餐不吃饭也要抽烟,他说:“胃痛时抽烟会舒服、好过一些。”
我参加工作后,分配到副食品公司,后来又到了烟草公司。父亲抽烟的档次仍然是0.20-0.30元一包的“欢腾”、“赣州桥”。有一年春节,我给父亲买了两条上海产的“大前门”,父亲看到后不但没有高兴,反而责备我不该买这么贵的烟给他抽。他说:“我是穷苦出身的人,差的烟抽惯了,好的烟反而抽不惯,低档烟过瘾。”后来,父亲偷偷地把这两条烟卖给了别人。我知道,其实他不是抽不惯好烟,而是舍不得抽这么贵的烟,父亲一生勤俭节约惯了。
改革开放多年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父亲抽烟的档次却变化不大,仍然是抽0.30-0.40元一包的烟。父亲71岁时患肺结核,原因是抽烟太多。我和家人反复做父亲的工作。经过几个月时间,父亲终于把烟戒掉了,病也基本痊愈。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后的一天晚上,父亲突患脑溢血,经过医院半个月的全力抢救,命虽然保住了,却导致身体瘫痪。
我继承了父亲爱抽烟的习惯,每天也要抽一包烟。夜深人静时,抽上一支烟,写作灵感袭来,也能写出一些好文章。这些年在全国各种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并多次获奖。
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躺在床上对我说:“当初如果不戒烟,可能不会得脑溢血,也就不会受这几年的苦。”我听后欲哭无泪,父亲对烟仍情有独钟、念念不忘。父亲下葬时,我把两条“金圣”放在他的枕边,寄托我的哀思。我想父亲健在时,没有抽好烟,到天堂后该尝一尝好烟的味道。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