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频道 > 正文

扶贫路上的父子兵

记贵州省黔西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村干部武琴明
2017年12月25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赵渊文
A+ A

  烟草在线专稿  贵州省黔西县中坪镇大湾村位于中坪镇西南部,地处高寒山区,该村山高坡大,较为偏僻,日照低,土地薄,平均海拔1350米。全村总面积6.7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白坪、瓦房、杨家坝、黄家寨、大湾、高坡、倒碑),共318户1420人,是苗族、水族、汉族杂居的深度贫困村。

  大湾村属于典型的边远山区深度贫困扶贫村。地处黔西和金沙两县交界处,山高路远,地处偏僻,出行不便,同时也是黔西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深度的贫困扶贫村。

  今年9月,在突出“113”攻坚战“创新发展、同步小康”为目标;突出“大党建”为统领;突出“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为三个重点中,根据黔西县委、县政府发出“立下军令状,啃下硬骨头,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苦战113天的号召,从全县企、事业单位抽调人员,掀起了“万名干部进村组”活动高潮。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勇挑重担

  为了响应县委政府决战脱贫攻坚的号召,县局(分公司)向大湾村补充了1名驻村干部和1名工作员,武琴明是其中一员,任大湾村村委会驻村干部。武錕是武琴明的独生子,从部队回来后刚安排在烟草系统,分在县局(分公司)法规股上班,也随父亲一起参与到扶贫攻坚工作行列,成了一对扶贫路上名副其实的“父子兵”。

  父子俩深感这次驻村工作责任重大,生活上也将面临不少困难。但他们二话没说,打起背包,无悔无怨地进驻大湾村,走上了精准脱贫之路。

  “直面深度贫困,决战脱贫攻坚”是中坪镇大湾村2017年9月12日以“113”攻坚战三个重点为契机,以此悬挂在村委会引人注目的横幅,并提示攻坚战为倒计时113天,同时也标志着大湾村脱贫攻坚战役的序幕已全面打响。

  大湾村因山高坡大,海拔较高,冬季显得要来得早一些。秋收刚过不久,整个村庄沉浸在一片雾茫茫的寒风之中。

  一大清早,有两个背着帆布包的身影在寒风中一起走进了村委会办公室,忙碌地核实精准贫困户的信息。这两个身影就是大湾村驻村扶贫工作干部武琴明和他的儿子武錕。

  父子俩来到驻村扶贫工作队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只要聚在一起,谈论的都是如何帮助贫困户解困、脱贫的话题。

  随着决战贫困的冲锋号的吹响,从现在到年底已进入倒计时阶段,父子俩与村委会的心思都放在对贫困人口、贫困村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工作之中。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知难而上

  凭着在基层站点曾任烟叶站长、支部书记、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武琴明,为了让其子尽快进入角色,通过资料查阅,言传身教,借鉴脱贫工作“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方法,手把手的教武錕怎样识别贫困户。

  他翻开自己《民情记事》的工作日记告诉武錕,一进:工作队员入户与户主及其他家庭成员进行交流,了解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状况、子女读书情况、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等。二看:看住房、家电、农机、交通工具、水电路等生产生活设施,看农田、山林、种养等发展基础和状况。三算:算农户收入、支出、债务等情况。四比:比住房、比收入、比资产、比外出务工等情况。五议:议评分是否合理,是否漏户,是否弄虚作假,是否拆户、分户、空挂户,家庭人口是否真实等情况。并语重心长地对武錕说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都有必要摘抄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上便于帮助自己,只要严格按这套方法识别,就会在工作中少走弯路,也不会出现较大的差错。”

  常言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这次体现的却是“深入农户一家亲,扶贫路上父子兵”。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仍保持着军人作风的武錕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工作干劲也不例外。父子俩起早摸黑,早出晚归已是常事。他俩先后走了大湾村所辖的7个村民组,了解贫困现状和脱贫意愿。还到贫困户家中捐赠衣物,看住房、问产业,问收入、了解家庭生活状况,朴实的语言交流,平和亲近的身影,完全没有一点当干部的架子,感情和距离很快拉近。

  不计报酬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父子俩在一次摸底、排查、走访中,当了解倒碑组已近80高龄的村民刘文发,还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时,离开的那一瞬间,带着浓厚的情感,从个人的工资中攒出一点现金递在老人手中。

  在扶贫的路上,无规律吃饭已是家常便饭之事,有时在农户的再三挽留下,即使吃了饭,走时也会悄悄地将钱放在主人的桌上才离开。

  经过一次次的接触,给村民刘发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父子俩,在这寒风刺骨的天气还跑来跑去的,又不摆架子,一看就是来干实事的!”

  在海拔1470的倒碑组、黄家寨组,父子俩再次顶着绵绵细雨,踏着泥泞的小道,与村委会一道又把脱贫重点放在了拆除农户的危房上,但要想农户拆除危旧房,并不是一件容易搬到事。因为在农村,普遍有着“建新不拆旧,祖宅不可动”的习俗,通过入户走访、反复动员,与不愿拆除旧房的农户交心谈心、宣传政策,最终打消了他们的顾虑,赢得了农户的理解和配合。

  “现在政策真的太好了,不仅不收我们的钱,还帮我们做得这么仔细。”村民刘会文由衷深感地体会道:“往日的土墙危房瞬间变成了平整的菜园,周边还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是我没有想象到的,真是太感谢了!”

  父子俩风里来,雨里去。备忘录中如何保证脱贫户不返贫、贫困户是否有收入又成了这父子俩的“心病”。都共同有一个想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只盼发展产业大棚早日建成,为夺取脱贫攻坚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大湾村决战113天倒计时脱贫攻坚的日夜里,当这对“父子兵”得知村委会办公经费较紧张时,多次往返于县城烟办协调,为村里解决了5000元的办公经费。

  风雨大湾行,助力见真情。随着倒计时的来临,父子俩凭着一颗执著的心,凭着烟草人肩负的责任,默默无闻,不计报酬,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贫困户的需要当作自己的职责,在决战脱贫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