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频道 > 纪实 > 正文

邵国辉:站好最后一班岗 做好表率不遗憾

记贵州毕节七星关区林口烟叶站烟技员邵国辉
2013年04月03日 来源:烟草在线七星关消息 作者:周伯智
A+ A

  烟草在线七星关消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七星关区林口烟叶站,有一位五十九岁的烟叶技术人员,不服老,不认输,敢于和年轻人在工作上较劲,坚持站好最后一岗,他就是已经两鬓斑白的邵国辉。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林口烟叶站,有一位烟农信得过的亲人,有一个员工们离不开的兄长,他常年奔波在林口烟区的田间地头,宣传烟草政策,与烟农促膝交谈,手把手帮助指导烟叶种植。在市局(公司)的职工运动会上,他代表林口烟叶站,生龙活虎地跳跃在篮球场上,大家都说:“林口烟叶站那个白发老者,篮球打得可厉害了!”用他的话说:“别看我快六十了,一天能翻几座大山,走访几个村子,打上两场篮球,我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气呢!”不服老的老邵,成为林口烟叶站发展烟叶生产的一把好手!为年轻的员工们树立了榜样。

  老邵记得,从林口烟叶站建站至今,他已在烟叶技术员的岗位上整整干了二十七年,先后任过点长、大组长、仓管员。不管在哪个岗位,老邵总是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林口的青山绿水记录下了他永不停歇的足迹,烟农们忘不了老邵一次次来到他们烟田的身影。二十七年间,老邵获得过无数的荣誉,可在荣誉面前,老邵又是如此的淡定。2012年林口烟叶站特意给老邵颁发了特殊贡献奖,可老邵却谦让了好几次,在站领导的坚持下才勉强接受。用他的话说:“荣誉应该给年轻人,因为烟草的明天更需要他们的努力,对我来说,尽最大的努力站好最后一岗,给年轻的同志带好头,作个表率,我就心满意足了。”

  老同志以身作则的言行,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感动着林口烟叶站的每一位员工。面对三年的自然灾害和外出打工热潮带来的影响,加之老邵所跑的片区又刚好是厦蓉高速的必经路段,民工十分短缺,类似条件下的烟区,工作难以推进,有的同志有畏难情绪,想打退堂鼓,找站领导诉苦!要求换岗位换地方,一时间,林口烟站发展生产的工作举步维艰。按理说,五十九岁的老邵年底就要退休了,可以放松放松了,完全可以要求调整一下岗位,可老邵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毅然要求坚守在烟叶生产的第一线,依然每个清晨第一个出门,最后一个回到站里,唯一变动的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更新着每天的生产数据,老邵看着落实土地面积的指标天天都有增长,心里乐开了花。

  面对烟站整体推进缓慢,种植烟叶土地面积无法落实的困境,站领导决定轮流跟班老邵,取经学习老邵落实土地面积的绝招。几天下来,其实老邵也没啥妙招,就是老老实实做事,他真正按区局(分公司)的安排部署去抓落实,真正按照围绕烟地找烤房,围绕烤房找烟地的要求去开展工作。林光村瓦厂组、弯子组是种植烟叶的老烟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有多年未种植烟叶,但这两个组大多数烟农的烤房设施保持得比较好。老邵抓住这两个组的烟农种烟有基础,烤房设施相对较好的条件,利用春节前返乡的热潮,动员了十余户新烟户,签定种植面积120亩,确保了2013年站分解计划的完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目前在土地翻犁、有氧发酵、起垄上厢、覆膜等生产环节,老邵均走在了全站的前列。各种农机具的使用修理对老邵来说也是手到擒来,老邵也是林口烟叶站最早使用微耕机起垄的生产人员,对全站推广微耕机起垄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