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频道 > 纪实 > 正文

殷子诚:扎根一线最受烟农欢迎的烟草人

2012年04月28日 来源:烟草在线昌宁消息 作者:李林昌
A+ A

  烟草在线昌宁消息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农艺师殷子诚,26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指导烟农科学种烟,提高当地烤烟生产技术水平,帮助烟农增产增收。

  今年近50岁的殷子诚,彝族,中共党员,学历大专。殷子诚出生于昌宁县珠街乡黑惠江畔的彝族山寨,1985年7月参加工作后分配到昌宁县耈街农技推广站工作,任技术员。后调入县农科所并抽调县烟办任技术员,下乡蹲点办烤烟试种示范样板。1989年7月昌宁县烟草公司成立后,殷子诚进入昌宁县烟草公司生产科一直从事烤烟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在26年烤烟生产技术推广工作中,他总是勤于思考,勇于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对烤烟生产栽培、烘烤、分级等多方面技术,获得了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并把它灵活应用到技术推广工作中,帮助烟农科学种烟。

  26年来,他从不计个人得失,风里来,雨里去,长期深入生产一线,深入烟农。在下乡蹲点9个乡镇、27个村里,他急烟农所急,想烟农所想,在召开好现场培训会的同时,还经常深入烟地指导烟农做好育苗、大田管理农事操作,特别是在昌宁烤烟生产发展初期的上个世纪90年代,烟农种出了烟,但是烟叶烘烤是一个难题,不可能开一个培训会就解决问题。烟叶烤好就是宝,烤坏变成草,烟农如果烤坏一季烟,一年生活就成了大问题。烘烤季节风雨交加,山区农村通信、交通不便,怎么办?解决的办法只能是自己多辛苦一点,采取“走、跑、帮”指导法,即每天早上7点起床,带上一把伞、一只手电筒,每天走50多公里小路,深入到每户烟农家中,与烟农一起观察烟叶变黄、干燥情况,确定天窗、地风洞开关大小,一户户指导一户户交代,每天走访指导80多户,晚上12点左右回到驻地休息。虽然这样的指导方式是辛苦了自己,但是看到烟农收获的是一张张喜悦的笑脸,殷子诚心里说不出来的欣慰。就这样,殷子诚下乡蹲点一蹲就是17年。

  多年来,殷子诚始终牢记一名烤烟技术人员的光荣职责,时刻把烟农利的益放在第一位,把发展烤烟生产、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放在首位,尽职尽责,无怨无悔。他深入种烟乡村、为省、市、县各级烤烟样板5万多亩作技术指导和技术推广工作;他培训乡村干部、技术人员6000多人次,培训烟农10万多人次;他深入烟农、指导小烤房烘烤烟叶上万炉次、密集卧式烤房5000多炉次、烘烤烟叶200多万公斤,帮助烟农挽回烘烤损失上千万元。为该县烤烟生产稳步发展、全面提高全县烤烟生产技术水平,增加烟农收入付出了辛勤的旱水,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正是对烟农真心地帮扶和辛劳的付出,他在当地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收获了上万张烟农的笑脸。同时也多次受到市县两级和市烟草公司、县分公司的表彰奖励。2005年受到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全国烟草技术能手”称号和表彰奖励。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