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4点50分,江西省兴国县城岗乡瓦溪村村民余振铨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近三年来,日日如此。
瓦溪村是江西省“十三五”贫困村,64岁的余振铨是村里的贫困户。儿子儿媳外出打工,妻子因脑梗瘫痪在床,说不了话,翻不了身。余振铨常常拿着手机播放老歌给老伴听,听到动情处,她的面部表情会略微舒展,这是让余振铨稍觉安慰的事情。
余振铨家还有一位病人。因患脑膜炎导致智障的女儿瘫痪在床30多年了,偶尔,剃着寸头的她会微微转动一下头部,轻轻地抬抬手。
两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和没经过任何装修的屋内阴暗的光景,这一切让人心头一沉。
余振铨肩上担子的分量旁人难以掂量得出来。
不过,余振铨脸上却常常洋溢着微微的笑容。这笑容,一方面源于他的好心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扶贫工作给他带来的帮助。
在烟草行业援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过程中,兴国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口支援的赣南原中央苏区县,从2013年到2020年,国家局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对口支援兴国县新农村建设。
“城岗乡是国家局第二批、第三批挂职干部挂点的乡镇。村庄多、基础薄弱,是我们的乡情。为帮助乡里脱贫,国家局第二批挂职干部廖柏华非常关心,在国家局援建的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安排140万元用于帮扶瓦溪村发展产业。2018年4月,投资100万元的两个75万千瓦光伏发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同年7月,投入40万元的养牛基地建成投入使用,随后成立了万上种养专业合作社,吸纳了部分贫困户。第三批挂职干部王鹏到任后,根据县里的安排,继续挂点我乡。他每周都到乡里来调度指导脱贫工作,为我们指方向、找出路。针对乡里的脱贫工作实际,国家局援建资金还计划再扶持一个产业项目。”城岗乡党委书记刘新林高兴地说。
产业帮扶强筋骨,精准扶贫拔穷根。余振铨就是其中之一。
村里聘用余振铨作为光伏养护员,每年有1500元的收入。肉牛养殖基地聘请他做肉牛饲料喂养、排污清理等工作,每月务工工资2000元。勤劳的余振铨自己还养着4头牛,种着几亩稻田,他还兼着村里的电工,每年也能有一些收入。虽然比较辛苦,但谈起收入,他脸上的笑容是轻松的。
“关键是,做这些活儿不耽误我照顾家里卧床的两位病人。”余振铨说。每天早上,干完必要的家务和田里的事情后他就赶到养牛基地喂牛,中午十一点前后,把牛料理妥当,赶回家做饭,照顾妻子和女儿吃饭,下午也是如此。
同在养牛基地干活的贫困户龚声银也因此有了稳定的收入。他在基地负责种草、杀虫等事项,每个月约有1500元的收入。
受益的不只是他们。
“村里原来没有产业,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有了这两项产业,村集体有了入股资金分红的集体收入,从而提升了村集体对贫困户的帮扶和兜底能力。”城岗乡精准扶贫办公室主任吴金说。
2018年,养牛基地和光伏发电项目给村里带来了7万多元的集体收益。今年,光伏发电项目可以给村里带来10万元的收益。按照县里的要求,在扶贫工作中,乡村要结合实际,设置乡村公路养护员、环卫保洁员、治安巡逻员等公益性扶贫岗位。“有了烟草支持的这两项产业,设置的岗位可以较好运营,不少贫困户实现了村内就业,获得了务工收入,脱贫步伐明显加快。对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五保户、贫困户,除政府保障扶贫外,村里利用村集体收入也给予了坚实的保障。如此一来,对村里的60户贫困户帮扶实现了全覆盖。”瓦溪村党支部书记余拔深说。
不仅如此,村里原来干不了的事情也能干了。
6月9日,兴国遭遇了洪涝灾害,村里部分路段被塌方的泥块损毁。“有资金支撑,我们立马请基建队过来修补好损毁路段,这要在以前可是不敢想、干不成的事情。”余拔深说。
村里脏乱差的环境开始改善了。
“原来村里脏乱差,现在我们配备了环卫保洁员、道路保洁员,定期清洁,也有巡逻人员、安全宣传人员等,这些岗位既帮助了贫困户脱贫,又极大改善了村庄的整体环境。”瓦溪村村主任朱根林说。
同时,村里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逐步丰富了。
乡村的夏夜,既宁静又热闹。条件好了,瓦溪村的部分村民就到村里的广场上学习跳舞、锻炼身体。“我们自己村的人不会跳,就从邻村请了个老师过来教大家,适当地给人家支付一些辛苦费,钱并不多,但放在以前村里没有集体收入的时候也干不成这些事情。”余拔深说。
“不只是项目、资金带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扶贫攻坚及乡镇发展过程中,国家局两位挂职干部给我们打了‘强心针’、吃了‘定心丸’,因地制宜帮我们制定了发展目标,理清了发展思路和规划。他们扎实的工作作风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和激励着我们,这是对我们更大的帮助。”刘新林说。
“按照瓦溪村肉牛养殖基地的发展规划,下一步,我们将以合同养殖的形式支持贫困户散养肉牛,合作社提供牛犊,负责防病防疫、养殖技术、收购销售,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增加村民收入。”万上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翠华说。
在扶贫项目的带动支持下,在村民们的积极努力下,瓦溪村正向着幸福的方向迈进。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