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可邑,在阿细族语中意为“吉祥之地”。
这个自然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的行政区内,是彝族歌舞“阿细跳月”的发祥地,也是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发展“烟草+特色旅游”模式的一个范本。
事实上,不只是可邑,整个西三镇,作为红河州局(公司)乡村振兴战略烟草实践的蓝本,都在发生着变化。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我们烟草人责无旁贷。立足红河州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实际,我们紧紧抓牢‘烟叶、烟区、烟农’三大关键词,以高端特色优质烟叶为切入点,结合旅游等特色多元化产业的发展契机,按照云南烟草商业‘第一车间’新作为的要求,真正实现‘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红河州局(公司)主要负责人邓云龙这样说道。
“烟叶强”
——以高端特色优质烟叶为基础,通过烟叶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蓝天白云下,青山环抱中,茂密森林里,一片片烟田镶嵌其中。
“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蚂蚁村烟农刘长富望着烟田,笑着说,“这样的生态环境里,怎么可能种不出好烟?”
一片森林一片烟,片片都是生态烟。
刘长富是一名有着12年种烟经验的“老把式”。他告诉记者,自家种出来的烟叶品质高,卖得价格好,去年受冰雹灾害影响,12亩烟田一年下来还赚了近6万元。“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烟叶质量一定比去年更好!”
刘长富的信心,源于红河州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红河州局(公司)近年来打造特色高端优质烟叶产区的具体实践。
用邓云龙的话说,就是“天好、地优、人努力”。
“天好”——西三镇位于弥勒市北部,北回归线附近,年平均气温15.3摄氏度,无霜期长达270天,降水丰富、光照充足;
“地优”——西三镇最高海拔2142米,最低海拔1455米,属于最适宜种植烟叶的地区,整个区域森林覆盖率高达73%;
“人努力”——红河州局(公司)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支部在争当烟叶生产排头兵中的堡垒作用;积极引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指导烟农通过蚜茧蜂防治蚜虫、地膜回收等多项绿色烟叶生产措施,有效保护当地的水源、土壤等资源。
“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精益的过程管理,让红河州的烟叶好而优,但想要从‘优’变‘强’,则必须实现烟叶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河州局(公司)烟叶生产经营科科长施旭口中的“改革”,指的是近年来红河州局(公司)打造的“2260”特色高端烟叶生产基地。
“烟叶生产基地的实质是基于市场需求的订单化生产,并在管理中运用了标准化生产的理念。”在施旭看来,“2260”项目既是对高端特色烟叶原料供给水平的“提升区”,又是厚植云产卷烟发展新优势的“展示地”。
据施旭介绍,红河州局(公司)在弥勒西三烟站、泸西白水烟站、石屏哨冲烟站建立实验基地,每个区域种植特色品种1万亩,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工业需求和凸显生态特色的个性化技术实施方案,均质化生产、批量化供应出的高端精品烟叶深受卷烟工业企业好评。
“烟区美”
——以特色旅游产业为抓手,打造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烟区
从西三镇出发到可邑村的可邑特色小镇不足半小时车程。
整个村子里,到处可以看到具有强烈地域民族特色的风格建筑,流水潺潺、亭台伫立,除了些许游客外,村民悠闲地在村中散步。
而就在5年前,这里还是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更让当地老百姓“恼火”的是,有山有树却没有水。
没有水,可邑村村民只能到十多公里外的地方“拉水”,人畜共用是村里常见的现象,更不要提拿出多余的水从事农业生产。水,成为制约可邑村发展最大的障碍。
“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吃上干净的水。”可邑村烟农李丽文道出了可邑人的心声。
烟区的需要,就是烟草人的责任与动力。
2014年,红河州局(公司)向上级积极争取项目,将花口龙潭的水通过三级提灌引流到可邑村,并在西三镇建设包括饮水管网等烟水配套项目15项,项目建设总投资1529.56万元,其中烟草行业补贴资金1330.02万元。
自此,可邑特色小镇193户757名村民家家通上了自来水,连同近年来烟草出资建设的水窖、水池、管网等,1564亩耕地的生产用水困难也得到解决,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烟草人给我们挖了一口‘富民井’。”一边说着,李丽文一边给记者倒了一杯水,“尝尝,这水是甜的,我们心里也是甜的!”
基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民族文化,可邑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被列为红河州美丽家园建设示范村。所有老村房子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提升,户均补助8000元,32户危房户实施了拆除重建,户均补助2万元。
2万元补贴,拆危房、盖新房,显然不够。在当地,烤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可邑村村民龙秀芬家,去年建起了一栋三层小洋楼,20多万元的建房款,大部分来自于龙秀芬和家人多年的种烟积累。
在可邑村,龙秀芬并非孤证。
在可邑小镇建设过程中,红河州局(公司)意识到,守护好“青山绿水”,才能有“金山银山”。
为此,红河州局(公司)一方面以执行50元/亩的烤烟移栽地膜回收补助为契机,组织烟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反复宣传,让红色土地里再难见到“白色污染”;另一方面,通过定片区、定人、定责的方式,紧盯燃料使用,坚决改变少数村民用柴烤烟的陋习。
“烟农富”
——以烟叶产业帮扶为核心,通过多样化生产方式助力烟农增收
红河州局(公司)始终认为,乡村振兴这项工作做得怎么样,还是要体现在烟农增收上。
“西三镇部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较好,但总体而言,烤烟仍然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西三烟站副站长凡荣告诉记者,在西三镇,有烟农2000多户,烤烟收入占当地财政总收入的60%以上。
助力烟农增收,首先要抓住烟叶产业这个“牛鼻子”。
基于此,近年来,红河州局(公司)围绕烟叶生产抓管理,不断提升烟农种烟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
改变最为明显的是专业化烘烤的运用。
自2015年以来,红河州局(公司)依托合作社,通过两场两会等方式,现场手把手、面对面传授技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饶杨华是一位和烤烟打了36年交道的烟草人,现任西三烟站烘烤主管。在他看来,烟农一年的辛苦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就看烘烤这“临门一脚”。
“在烟区有这样一个普遍的说法,‘栽烟的是徒弟,烤烟的是师傅’,可以看出烘烤的重要性。”饶杨华说,前些年,烟农有时候为了赶进度,采青现象比较普遍,烘烤损失率较高。这些年,通过宣传、培训和烘烤指导员挨家挨户加强技术指导,西三烟区的烘烤损失率由原来的1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8%以下。
与之相匹配的是,近年来,红河州局(公司)先后在西三镇建设密集式烤房400多座,改善烟叶生产设施条件,降低烟叶烘烤和生产用工成本,直接受益的烟农占比超过85%以上。
助力烟农增收,还要通过“烟叶+”的模式,运用多元化产业帮助烟农找准路子。
以西三镇可邑特色小镇为例,弥勒市局(分公司)成立西三烟农专业合作社,提供的专业化育苗、机耕、植保、运输、分级服务,将烟农从繁重的烟叶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可邑小镇的旅游、服务业中。
家住西三镇戈西村的烟农陈兴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有15亩烟田,亩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从移栽覆膜到大田管理再到烘烤收购,各个环节都有烟草公司的补贴,每年农闲时候他会去可邑小镇打打零工,半年能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一年下来总收入超过8万元。
烟叶强了,烟区美了,烟农富了。在红河州局(公司)的帮扶下,承载着吉祥之意的可邑村,正满怀信心迈向未来;而以“可邑模式”为蓝本的烟草实践,脚步愈加坚实。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