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顺教授(中)在广东南雄优质烟叶开发基地
刘国顺教授(左)在河南中烟优质原料基地
2012年7月史宏志教授(左一)陪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烟草专家在河南许昌访问
2014年9月史宏志教授(右一)在许昌指导“上六片”生产
烟草在线专稿
【新闻背景】
金秋收获季节,正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制定“十三五规划”,河南农业大学喜迎八方来宾,10月15日下午,庆祝“烟草行业烟草栽培重点实验室成立十周年”、召开了“烟草行业烟草栽培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会议”。
国家烟草专卖局程多福处长祝贺重点实验室发展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并对烟草栽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做了重要指示,特别强调要顺应国家大农业及烟草行业未来发展的新需求,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服务行业等方面科学谋划,创新工作。
国家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国家局”)对河南农大烟草学科发展、烟草科研平台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1997年依托河南农大组建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当年,国家局正式批准以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为依托组建“烟草行业烟草栽培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成立伊始,结合烟草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局对重点实验室的新要求,目标和定位明确。任务是围绕烟草行业科技发展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烟草科技前沿,针对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和烟叶生产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共性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
目标——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增强烟草科技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
方针——坚持苦练内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创一流。
运行机制——开放、流动、联合、竞争。创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气氛和良好的实验条件。
围绕科研方向开展研究
◎重点实验室在烟草栽培和生理研究领域进行聚焦,进一步凝练了研究方向。
主要设立了三个方向:
烟草生长发育生物学。烟草生长发育生物学。探索烟草的群体发育规律与烟叶质量的关系。
营养高效与栽培生理。以烟草营养高效利用的生理机制和调控技术为核心,以提高烟叶品质为目标开展研究。
生态与可持续耕作制度。以作物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为基础开展研究,实现烟叶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自烟草行业烟草栽培重点试验室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烟草专卖局、河南省科技厅、河南、云南、贵州等省级烟草公司,上海、红塔、河南等集团或中烟工业公司的纵向、横向联合科技攻关项目百余项。
共获得国家烟草专卖局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代表性成果有:“金攀西优质烟叶开发”、 “密集烤房设备研发及推广”、“烤烟优化灌溉理论和技术研究与应用”、“皖南特殊香气风格烟叶形成机理及配套技术研究”等国家烟草专卖局一等奖和二等奖;
获得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0余项;起草国家和行业标准2项;正式出版学术著作和烟草专业教材30部;
10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1300余篇, 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EI和一级学报90多篇,在国家核心期刊和一级学报发表论文占总数的90%以上,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 30余篇。
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开展了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降低国产白肋烟马里兰烟烟草特有亚硝胺关键技术研究 ;海南雪茄茄衣烟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此外,2010年至2015年重点实验室共获得5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其中有:“烟碱生物合成相关调控基因的筛选及功能解析”、“GCN2和AZI1参与烟草‘引发’调节的研究”、“金属型植物生物量分配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生长素参与低钾调控植物根系吸钾机理的研究”等,已有3项顺利结题。
2014年烟草行业烟草栽培重点试验承担了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课题“植烟土壤肥力培育及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研究”。实验室各项试验研究任务落实良好。
该项目主要在“烟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土壤肥力调控机制研究;土壤保育技术研究;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综合肥料的影响研究;烤烟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提高肥料利用率”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
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共自主立项四批自主立项项目,第三批自主立项项目4项已顺利结题。
2015年重点实验室启动了第四批5项自主立项项目,分别是:烤烟水肥一体化及其效应研究、烟草硝酸还原及其积累的调控研究、烟草硝酸盐和生物间含量对烟叶贮藏过程中TSNA形成的影响、外源钙输入对烤烟光合碳同化与土壤碳积累的适应性调节机制、基于高光谱遥感的烤烟水分状况监测研究及应用等。
理论技术创新有突破
◎创新带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观念创新,科研成果的全面推广显著提高了我国烟叶生产整体水平,为我国烟叶生产技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发挥了作用。
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主要有以下八方面的理论技术创新。
一是在我国浓香型优质特色烟叶开发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三自两高”的开发模式,在浓香型烟叶风格定位与特色解读、形成机理、品种筛选和特色栽培和调制彰显技术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理论突破与技术创新;
二是通过土壤矿质营养、水肥耦合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深入研究,建立了平衡施肥、优化灌溉理论和技术体系,研制出了高碳基肥、氨基酸肥、微生物有机肥和生物质肥,研制和推广了水肥一体化设备,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实现了烟叶生产的降耗增效。
三是凝练出烟草花芽分化、叶片发育、烟株生长、产量形成和质量形成五大发育规律,奠定了烟株发育的理论基础,确定了叶片质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全面推广五次采收和上部叶5-6片一次采收技术,对成熟特征做出了准确定位。
四是构建出烟草的理想株型,通过实施“四叶计划”规范单株叶数,缩小了部位间烟叶质量差异,提高了部位间烟叶质量均匀性。
五是通过烟田理化生物性状分析和不同土壤条件下烟株发育特点和抗逆性研究,提出把烟叶生产融入大农业,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碳减氮、粗肥细化,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奠定了土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六是引入精准农业技术,进一步优化了水肥技术指标,大幅度提高了烟株生长的整齐度和质量水平。
七是对农业减害理论与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是在烟碱向降烟碱转化、烟草特有亚硝胺及其前体物形成机理和抑制技术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八是白肋烟、香料烟、雪茄烟和地方晒烟的深入系统研究,形成了优质白肋烟、香料烟和地方晒烟的栽培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交流与合作实现多赢
◎重点实验室的目标之一:走向世界,勇创一流。
国际交流与合作。10年间派出刘国顺教授、史宏志教授、刘卫群教授、赵铭钦教授、许自成教授等60人次分别前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津巴布韦等国考察访问。
期间分别到有关国家参加国际烟草科学会议或专门领域国际会议,到有关大学、科研单位和工业企业进行考察,并进行了学术交流。重点实验室还选派崔红教授、杨惠娟副教授分别到美国、英国和新西兰进修和培训。
2007年11月,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烟草学术报告会。报告会邀请国际著名烟草专家的外籍专家;
2011年和2012年重点实验室成功举行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大河金叶论坛,分别邀请了美国专家做学术报告。
与此同时专家与重点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座谈。
目前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等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2012年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正式签署了科研与教育合作备忘录。2012年还申请加入国际烟草合作组织,成为其独立会员。
国内学术活动:十年来,先后有朱尊权院士、武维华院士、汪懋华院士、陈温福院士等知名专家及行业内外50多名专家来重点实验室考察指导,并作学术报告。
重点实验室还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参加多项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叶公司等举办的学术论坛、专项论证、专题讨论,许多论文获奖。
2005年11月19日在郑州成功举办了“中国烟草教育高层论坛”。在论坛上邀请校内外、行业内外的专家连续举行了8场学术报告;
分别于2007年举办“立足自主创新,提高烟叶核心竞争力”论坛,于2007年举办国际学术报告周;
2008年1月18-21日举办“现代烟草农业模式创新论坛”,于2011年举行了第一届大河金叶论坛和中国烟草教育论坛;
2012年百年校庆期间举行了第二届大河金叶论坛和中国烟草教育论坛;
2011到2015年间结合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重大专项的实施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举行了十余次学术交流和观摩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重大专项项目的开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
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