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烟机辅料 > 正文

烟草行业劳模沈继权:在装备自主之路上奋力奔跑

2024年05月22日 来源:智造工场 作者:刘洋
A+ A

1994年进入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7年后从装配车间转到技术条线,至今已在包装设备研发领域深耕20余年。20余年间,伴随着国产烟机的跨越式发展,上海烟机公司产品研发中心经理沈继权坚守科技报国初心,在自主创新之路上奋力奔跑,为行业装备自主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520090848.jpg

沈继权分享工作经验。

“创新是一道必答题”

对于沈继权来说,创新是一道必答题。二十一世纪之初,国产烟机处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为主的阶段,很少有自主研发的产品。2007年,上海烟机公司接到设计开发圆角包装机组的任务。年轻的沈继权勇挑重担,带领团队大胆创新,凭着几张设备照片和自己对工艺的理解,一年内成功完成了样机的设计制造。“照着几张照片就能造出设备”,在公司一时传为佳话。

“喜欢,就会一直去琢磨。”对于沈继权来说,创新来自日日夜夜、一点一滴的积累。办公室里、家里、产品研发中心会议室里,到处都有他的收藏品——各式各样的烟包、条盒。工作之余,他喜欢“做手工”,把样品烟盒解剖开来,按照工艺流程,一步步还原,同时在脑子里推演机械化生产路径。很多新产品的工艺流程,就是在“做手工”的过程中慢慢打通的。

创新的胆识,加上深厚的积累,赋予了沈继权“做自己的烟机产品”的信心和底气。2010年以后,国产烟机发展转向集成创新与自主创新阶段,沈继权自觉将行业要求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带领员工闯出一条国产包装设备研发“新”路。

ZB416机组就是国产烟机集成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典范之作。作为产品研发部门负责人,沈继权带领团队创造性地提出整机技术方案,融合共轭凸轮等多项自主创新技术,成功研制出第一组真正意义上的国产高速智能化设备。2023年,ZJ119-ZB416新一代高速智能卷接包机组研制项目获得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微信图片_20240520090844.jpg

ZB416型包装机组。

紧跟技术前沿,这两年,沈继权带领团队在机器人应用、智能控制等关键核心领域开展攻关。目前,400包全伺服平台产品已通过企业验收,不久后将交付用户。这将是国产烟机又一次跨越式进步。

“做懂市场的技术人才”

刚从福建中烟厦门烟草工业公司带回设备改进建议,过两天又要去河北中烟石家庄卷烟厂研讨辅料的行业推荐标准……沈继权的工位,不只是在办公室,更多的是在用户现场。

国产烟机企业肩负着“服务支撑保障行业发展”的职责使命,用户的需求就是研发方向。一年中,他有一半的时间在“跑用户”,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朋友圈”,很多卷烟厂的“技术大拿”都成了他的好友。“最懂市场的技术人才”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

基于对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的敏感,2013年,在行业细支烟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时,沈继权就带领团队启动了国产细支烟设备的技术研发储备。仅用8个月时间,第一组国产细支烟包装设备研制完成,为行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坚实支撑。

多年来,上海烟机公司先后研制出中支、全开等各类异型包装设备,丰富了卷烟生产企业的设备选择,推动了中式卷烟创新品类发展。尤其是与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的密切合作,孕育出侧开式、双铝包等个性化包装设备,为上海烟草集团新旧动能转换注入了新活力。

产品开发从用户需求出发,产品改进升级更要吸纳用户的建议。沈继权说,烟机产品研发不是一锤子买卖,设计研发人员要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负责,持续对烟机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产品研发中心产品负责人杨少彬对此感受颇深:“设备运行情况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老沈带回的生产一线信息,对我们针对性开展产品优化很有参考价值。”

良性互动,循环改进,在沈继权的影响下,产品研发团队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持续推进产品优化升级,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信任和青睐。

“让更多人愿意沉下心来搞研发”

自主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成果的,也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就能实现的。培养造就更多创新人才,营造持之以恒专注研发的环境,更多的创新成果才能陆续涌现。

“让更多人愿意沉下心来搞研发。”作为产品研发部门负责人,近年来,在上海烟机公司机制改革中,沈继权积极推动研发管理机制创新,带出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队伍。以项目制为主线,他积极支持年轻人牵头开展重点项目、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推动绩效激励向创新成效倾斜,有效调动了青年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如今,在产品研发中心,40岁以下年轻人牵头的创新项目占比达到70%以上。同时,沈继权努力推动“数字样机”建设,完善技术标准,构建“参数化、模型化、软件化”设计研发新平台,为研发人员提供先进的研发环境。

“多劳多得,有创新成果就会得到丰厚回报。研发人员可以安心搞技术创新,不用去挤管理通道。”从产品研发中心走出,如今已担任中烟机械技术中心技术管理部部长的金鑫这样说。

如今,上海烟机公司产品研发团队已从沈继权刚到时的60人扩充至300人,创新成果丰硕:1个项目获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个项目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今年,沈继权将工作重心转向“未来烟机”。不久前,他刚组织召开评审会,给“未来烟机”画像。面向未来,沈继权依然在自主创新之路上不停奔跑,以期为行业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