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沈阳卷烟厂根据“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这句在全国传播的口号,设计生产了“双跃”牌香烟,烟标图案就是大庆油田和大寨大队。而“双跃”意喻工业和农业的双飞跃。
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知》。自1960年5月开始,集中全国石油部门的人力、物力,在松辽大地展开一场震惊中外的石油大会战,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到1963年,大庆油田的油产量达到六百万吨,国家投资已全部收回,还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资金,并锻炼出一支有一定技术素养、有组织、有纪律、能吃苦耐劳的石油工业队伍,“铁人”王进喜是这支队伍的优秀代表。他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大庆油田突然出现井喷时,王进喜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才将井喷制服。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铁人精神”是对王进喜同志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大庆精神的具体化、人格化。此后,全国工业交通战线掀起了学习大庆经验的运动。
而在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大寨之路》的报道,同时发表《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的社论,介绍了当时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在贫瘠的山梁上,带领社员艰苦奋斗,发展生产的事迹。1963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遭遇了特大洪水、两次风灾,一次雹灾,一次霜冻,加上洪灾前的一段干旱,春播时的涝灾,大寨已被蹂躏得惨不忍睹。但大寨人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带领下,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大灾之年,大寨粮食亩产704斤,总产量达到了56万斤,不但没要国家一分钱救济,而且还向国家缴了24万斤商品粮。当年年底,实现了“三不要三不少”的目标,社员们永远结束了住土窑的历史,全部搬进石窑新房。大寨生产合作社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赞扬和表彰。此后,全国农村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对促进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