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国标从10月1日起落地实施了,生产、销售电子烟的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取得许可证才能够从事相关活动,所有口味电子烟下架,电子烟行业正式进入新时代。
10月上旬看到一则女子在高铁吸电子烟的热搜新闻,12306客服回应称,高铁上可以携带电子烟,但不能抽,高铁上抽烟或电子烟会触发烟雾报警器,列车会减速。在高铁列车上或列车的其他禁烟区域吸烟的,将会被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根据相关规定将会被处以行政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小编上一次出门坐高铁,发现高铁的广播里虽然会强调列车全部区域禁烟,包括电子烟,但是高铁上的禁烟标识的图片和文字上只有香烟。近几年,虽然随着社会对电子烟危害性的认识加深,被纳入严格监管,但是还是有许多人误以为电子烟不是“烟”、不在禁止之列,才会抱有侥幸心理,在高铁上吸电子烟。在公众场所禁止吸电子烟的意识还是没有深入人心。
对电子烟的危害宣传要跟上,公共场所的禁烟标识也要跟上时代,不断完善。
小编发现,有许多城市的禁烟标识上慢慢开始都加上了电子烟了,有的还用双语标注,中文写着“禁止吸烟(含电子烟)”,英文就只有“No Smoking”。
有的标识信息更全面些,但是英文采取“包含电子烟”的直译“Including E-cigarettes”,虽然含义没有错,但是在公共场合,英文部分用来针对和约束外国人的,这样写就很奇怪了,因为英文里抽电子烟不是用“Smoking”,而是“Vaping”,所以英文版改成“No Smoking and No Vaping”会更好。
另一条新闻,在国标正式实施后,市面上出现一种可以搭配电子烟使用、丰富口味的过滤嘴(也叫増味棒)引发了不少关注。这些被称为“口味棒”、“増味棒”的东西,在国标烟草味烟弹之上增加一个过滤棒,使烟雾通过过滤,赋予烟草味烟弹以水果味、凉味等效果,类似于卷烟的过滤嘴。
中国人不愧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之一,这种巧宗真的只有中国人能想出来。有用户形容:“加上口味滤嘴后虽然不如之前的水果味烟弹,但比单纯抽烟草味体验感会好一些。”
増味棒早在2015年就有了,只是之前口味电子烟大行其道,它的作用并不显著。现在口味禁令实施,它的作用就显出来了。它可以给单调的烟草烟弹增加口味,在口味禁令的当下是很有可能大大提升电子烟销量的,但是其所使用的香料、增味剂是否经过审查,安全性仍是未知。如果不加监管,这种产品很可能成为一个电子烟周边大品类。
过去几年国内电子烟市场处于“野蛮生长”无序发展的状态,现在,电子烟行业终于进入一个新时代,监管部门也必然面临新的挑战。新的阶段市场上出现一些新情况也很正常,监管部门要跟上这些社会变化,不断加强监管、完善细则,加强“禁止销售口味电子烟”、“公众场合禁止吸电子烟”等观念的宣传,最终保护消费者的安全。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