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型烟草 > 正文

从“灰产”到“雾谷”:深圳电子烟在变局中寻找新路径

2022年07月11日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秦新安、黄琼
A+ A

“2021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达800亿美元,同比增120%。同期中国电子烟出口达13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80%。”

从深圳华强北向西北穿行约50公里,就到了沙井。这个最初以鲜美生蚝闻名的小镇(现已改称街道),是世界级电子产品制造基地的核心区。过去30余年来,从游戏机到点读机,从传呼机到U盘,从电话手表到智能手机,一个个风靡一时的电子产品,从这里流向华强北,再流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华强北神话的背后,是沙井和它周边的一些小镇。那些其貌不扬的工业园厂房里,隐藏着中国电子产业的财富源代码。

最新的沙井财富故事,围绕电子烟展开。目前全球95%以上的电子烟产品出自中国,中国产出的近70%则来自沙井。在这个面积近36平方公里、人口约90万、挤满各种大小工厂的远郊街镇,聚集了数百家电子烟相关企业。近20年来,各路资本趋之若鹜,造富神话层出不穷。以2020年思摩尔国际和2021年雾芯科技先后上市为标志,资本狂欢到达巅峰。

然而,以2021年3月突传“电子烟将纳入专卖”为起点,到今年3月《电子烟管理办法》出台,4月“电子烟国家标准”发布,接二连三来自监管方面的大消息,令这场狂欢戛然而止。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应声一路下跌,目前双双不及最高点时的1/4。

相关监管政策将从今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届时,中国电子烟行业将彻底告别“灰色地带”的野蛮生长,进入参照卷烟监管的新时代。面对日益迫近的最后时限,有人期待,有人退场,有人转换赛道,有人逆势“加仓”。沙井街道所属深圳宝安区政府则给出了积极的回应,高调喊出打造千亿级电子烟产业集群及全球“雾谷”的口号。

一个诞生成长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世界级新兴产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遇的重大变局。

从沙井出发,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沙井中心路一度被称为“电子烟一条街”。在这条全长仅约5.5公里的街道上,可以轻松配齐电子烟所需的全部配件。但行走在这条街上,却很难看出它与电子烟的关系。隐身于幢幢厂房和写字楼间的电子烟相关公司,往往挂以“电子”“科技”“贸易”等招牌,而它们生产的产品也绝大多数出口海外。

2003年,中国药剂师韩力发明了第一款现代意义上的电子烟,后来韩力将其命名为“如烟”。2004年,“如烟”正式量产并在国内市场销售,2005年开始向海外出口,并在欧美、日本等市场流行起来。

作为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工业重镇,沙井在大约20年前就开始代工生产电子烟。凭借电子和外贸产业链优势,沙井和其所在的宝安区逐渐成为电子烟产业的主阵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部分电子烟品牌开始发力内销市场。

2012年,菲莫国际、罗瑞拉德、雷诺公司等国外大烟草公司纷纷开始研发电子卷烟产品。2013年8月,“如烟”电子烟业务及知识产权被帝国烟草收购。

电子烟自诞生以来,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达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同期中国电子烟出口达13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

85后的陈平已经是电子烟行业的“老人”,2008年他在沙井创立主做电子烟雾化芯的深圳市华诚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目前占有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他告诉第一财经,电子烟产业之所以能够在宝安扎根发展,离不开宝安当地成熟的电子产业配套体系和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队伍。在竞争激烈的创业环境下,宝安电子人培养出了极强的创新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每当一个新品研发出来,上下游产业链工厂便能够快速量产。拿电子烟来说,“可能三天就够了。”陈平说,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对于电子烟产业在宝安集聚发展的原因,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王振总结为三大优势:

一是国际市场的早期布局优势。由于国外的香烟价格比较高,电子烟的比较优势相对突出,市场需求带动能力较强。在电子烟产业的初创阶段,美国、日韩等国际市场需求带动下,以劳动密集型为代表的宝安区加工贸易企业率先承接了源源不断的国际市场订单,带动了宝安区电子烟产业的快速集聚和规模壮大。

二是完整的产业生态优势。电子烟生产需要的材料及设备在宝安都能便捷地找到,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比如锂电池、控制芯片、传感器及LED指示器等。

三是开放创新的营商环境优势。电子烟是一种集成创新类型的产品,宝安区政府近年来积极支持以电子烟为代表的雾化科技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创新营商环境。

目前宝安区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烟制造企业思摩尔国际、最大的电子烟品牌企业雾芯科技。除此之外,电子烟相关配套的电池、五金、包材、检测等主要企业也基本以宝安为核心,分布在深圳、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这使得宝安成为既拥有完整产业链,又掌握核心技术和行业话语权的全球电子烟产业高地。

据宝安区官方数据,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电子烟企业有55家,产值达356亿元。今年的规模以上企业数已增至77家,预计产值将进一步提升。

宝安区投资推广署处长卢基贤在近日的一次公开论坛上表示:“宝安区高度重视电子烟企业的发展,计划在未来2~3年内打造千亿级的电子烟产业集群。”

今年3月20日,宝安区发布《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第八条提出对“新型电子雾化设备”产业进行鼓励和支持,这是电子雾化产业首次被写入地方政府的产业扶持文件。

拥抱监管,在争议中走上规范道路

电子烟能快速发展,“减hai”和“帮助戒烟”是其支持者大力宣扬并广为消费者接受的原因。然而,无论如何宣扬,也不能否认它的作用原理依然是靠尼古丁刺激大脑产生更多多巴胺从而带来愉悦——这一点跟传统卷烟无异,只是减少了燃烧产生有害物质的吸入。加上对烟油中各种添加物的质疑,使得电子烟从面世之始就伴随着医学和道德上的巨大争议。

但这种争议并没有挡住电子烟在世界扩散的脚步。滞后的监管还在客观上为电子烟流行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在中国,长期把电子烟归为消费电子产品的监管思路,给了电子烟制造业迅速崛起的“天赐良机”。这也是反对者视电子烟产业为“披着电子产业外衣的灰色产业”的原因。近几年来,随着各界就电子烟定性为新型烟草制品逐渐形成共识,国家加快了将电子烟纳入烟草行业监管的步伐。

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增加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2022年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发布《电子烟管理办法》,定于5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提出“电子烟产品应当符合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2022年4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GB 41700-2022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明确电子烟、雾化物等相关术语、定义;二是对电子烟设计和原材料的选用等提出原则要求;三是对电子烟烟具、雾化物和释放物分别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并给出配套的试验方法;四是对电子烟产品标志及说明书进行规定。

考虑到新政实施的实际困难和相关市场主体的合理诉求,相关部门为政策切换设置了过渡期(到2022年9月30日结束)。过渡期内,存量电子烟生产经营主体可继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应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申请有关许可证及产品技术审评等,对产品进行合规性设计,完成产品改造,配合相应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监管工作。同时,各类投资者暂不得投资新设电子烟生产经营企业;存量电子烟生产经营主体暂不得新建或扩大生产能力,暂不得新设电子烟零售点。

过渡期结束后,电子烟生产经营主体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和《电子烟管理办法》《电子烟国家标准》等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对于前述系列监管动作,接受采访的企业界人士大多表示理解和支持,并称愿意积极配合,满足合规要求。与此同时,他们普遍认为行业将告别高速发展,驶上规范化稳健增长的轨道。企业要想分享到未来市场的蛋糕,必须沉下心来投入研发、品质和品牌的工作,从“赚快钱”转向赚品质、品牌的钱。

电子烟企业总经理林家勇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监管政策出台意味着将打开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根据艾媒咨询相关报告,2020年美国电子烟消费者占吸烟人数比重最大,为13%。其次是英国4.2%、法国3.1%。而中国这一数据仅为0.6%。“我们持续看好行业,看好国内市场。”林家勇说。

思摩尔国际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为了保持在雾化领域的技术优势,探索雾化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场景应用,公司计划在2022年增加研发投入至16.8亿元,超过去6年的总和。

陈平也对第一财经表示,监管新政对有实力把产品做好、尊重知识产权、具备品牌优势的企业是利好。在国标正式实施后,电子烟的口味将限定为烟草味,这可能会导致销量短期下跌,但未来会逐渐提升。“我对国内市场满怀期待,准备加大研发和设备投入。”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