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责任 > 正文

爱心扶老夕阳行 一泓碧水惠民生

2025年01月16日 来源:经济网 作者:李可馨
A+ A

白墙红瓦、阡陌交通;小桥流水、冬意融融……眼下,走进山东潍坊寿光市稻田镇桂河二村,冬日里和美的乡村气息让人感受诗意的慢生活和幸福的新景象。

守护银发村民幸福生活

“最近血糖保持的不错,水果和主食还是要控量吃,降糖药没了就给我打电话,我再给您送来。”77岁高龄的梁金梅老人独自一人居住在桂河二村,帮她测量完血糖,李秀珍把椅子往梁金梅身边挪了挪,拉着老人的手询问起生活近况。

45岁的李秀珍是山东潍坊寿光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员工,去年以来,她又多了个新身份——“初心敲门嫂”。过去,她和寿光市局(营销部)的女同事们组成巾帼志愿团,在定点帮扶村的驿站里等待老人们上门求助。如今,每逢节假日她就主动往村民家里跑,晒被褥、送物品、做体检,为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零距离”志愿服务。

“去年以来,寿光市局(营销部)党总支对桂河二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村中常住居民老龄化严重,独居老人面临生活困难,遂建立“圣城敲门嫂”文明实践品牌,号召女性员工加入志愿队伍,通过定期轮岗帮扶的方式,常态化开展清扫收纳、日常体检、心理疏导、物品采买等志愿活动,为高龄老人等群体提供贴合实际的帮助。

“在敲门过程中,我们会将入户村民的相关信息以帮扶日志的方式进行记录,在做实村情民情收录的基础上,按红、橙、绿绘制“民情图”,对238户村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明确不同的帮扶等级和志愿频次,确保对人员组成、矛盾隐患、改善方向清楚掌握。”办公室主任杨玉美介绍说。

“全村65岁以上老年人有74人,需要经常提供帮助的有51人。”说起村中老人的情况,李秀珍如数家珍。打开李秀珍手机上“水电缴费”APP,其上的户主数量令人眼花缭乱,“许多老年人都不会用智能手机,敲门服务的时候随手就帮他们缴上了,老人们能省心我也特别开心。”李秀珍说,现在到户开展志愿服务,老人们需求他们基本有求必应、能帮尽帮。

1735528609447240.jpg

图为在老年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志愿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一向热心的侯恒英就在桂河二村的村民张保国老人这里吃了“闭门羹”。张保国今年78岁,各种老年病伴随多年,独自居住的他喜欢研究国画,画的一手清峻的山水图。经过调研,志愿团将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

侯恒英多次拜访老人都闭门不见。原来,张保国以为侯恒英是上门求画,“自己一个人住,也担心有诈骗的上门,对于外来人我都很小心。”了解到老张的想法后,侯恒英再次上门拜访,将志愿团帮扶服务的照片和日志给老人看,还适时给老人送上了国画书籍和作画材料,久而久之,张保国慢慢放下戒心,也与志愿团的成员们成了忘年交。

自“初心敲门嫂”志愿服务实施以来,寿光市局(营销部)已吸纳巾帼志愿者23名,开展实地走访调研37次,组织上门志愿服务145次。此外,寿光市局(营销部)还不断完善“初心敲门嫂”志愿激励机制,探索设立志愿服务“爱心银行”“敬老商城”等,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纳入积分管理,引导干部职工通过上门帮扶等志愿活动获得积分奖励,可在银行和商城换取办公用品。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看着前两年拍的老照片,我都不敢相信自己住在同一个村子里。”一大早,桂河二村村民董金亭散步回来,看着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设施完备的休闲广场、无忧无虑的嬉闹孩童,不由得感叹。

近年来,寿光市局(营销部)积极组建“绿野振兴”志愿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服务活动。一方面,组织带领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提升人居环境工作,以帮扶村房前屋后、巷道院落为重点开展集中清扫。另一方面,服务队还积极向常驻村民宣传环境卫生常识,在做好家庭卫生清洁的同时,自觉维护好村落人居环境,争创文明家庭。

桂河二村历史文化久远,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产业大村,但近年来人口流失严重,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村民改造诉求强烈。“这么多年来,村委给大家前前后后的解决了不少问题,但让大家最头疼的排污难题却始终不能彻底解决。”董金亭说,“夏天最严重的时候,污水顺着井盖就溢出来了。”

去年10月的一天,寿光市局(营销部)驻村书记郑益德与村支部书记敲开了董金亭的大门,带来一张《桂河二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方案征求意见表》。表上详细列举了需要改造的内容,除了“同意”与否,还专门留出了提意见建议的空白栏。“当时我就把污水整治的问题写上了。”董金亭回忆说。

村民们相似的意见收集了不少,村委却犯了难。根据初期制定的提升方案,改造内容主要是“下水管道清淤”“休闲广场扩建”等13项内容。“清淤只能解一时之困,若要彻底改造必须大修管线,但村里根本没这个钱。”郑益德介绍说。

一边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边是村民们的“急难愁盼”大民生,怎么办?

“我们钻进污水井底才发现,有一节排污管道狭小导致排污困难,只要更换部分管道就能解决问题。”“绿野振兴”志愿队成员史超说,“经过多次摸排调查,我们找到了污水跑冒的‘主要症结’。”

1735528614994603.jpg

图为帮助村民整理晾晒的农作物

发现问题后,志愿团成员联合村委与与相关职能部门、项目实施方积极沟通,结合实际寻求最优方案。协调将污水管线改造的成本控制到最低,利用管道疏通车抽水吸污,并更换部分管道。最终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完成村内污水管线的改造修复。

“改造后再也没有污水外漏的情况,这回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真是改到了我的心坎上,是实实在在为民办事。”董金亭露出幸福的笑容。

“村子里一点一滴的变化,背后都关乎着民生问题。”志愿团成员徐虎细数道,“桂河二村地势低洼,多是蔬菜大棚导致排水较慢。于是,局(营销部)积极申请帮扶资金,指导施工方在村内主路增设排水系统,让主暗沟与次暗沟相连通,修建平缓坡道且利用自然落差将雨水自北向南注入村内水塘之中,解决了排水难的问题。”

村落建设,既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多年来,寿光市局(营销部)立足帮扶村落改造重点、难点推进工作,通过入村道路硬化、生活污水管道铺设、安装照明路灯等工程,有效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既保护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出寿光市局(营销部)激活企业担当力量的不懈努力。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