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责任 > 正文

让“乡愁”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火种”

2023年02月09日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作者:郑义、徐丹妍
A+ A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宁利乡的药山上,有许多农户在这里放牛。宁利村委会的“90后”小伙邰绪洋就是其中一个。今年32岁的邰绪洋高中毕业后曾外出务工过一段时间,后来他选择回乡创业,创办了宁蒗县畜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当起了“牛倌”。

在药山“漫步”的牛群(郑霞 摄)

政策宣传引“乡贤”

谈到创立合作社的初心,邰绪洋笑了笑说:“那年春节回家过年,正好碰到宁利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在宣传产业发展的政策。虽然人在外面务工,但心中最牵挂的还是家乡,就想着自己能不能回来试着创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找准宁利村产业发展方向,奠定产业发展基础,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宁利村工作队主动作为,发挥好政策“传声筒”、青年“联络员”作用,通过上门宣传、座谈交流等形式,加强与返乡青年的联系,把家乡推动产业发展的好政策、好前景精准传递到返乡青年群体,这才有了更多像邰绪洋一样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技术指导促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更好地促进宁利村的产业发展,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驻村工作队及时同农户与畜牧站专业人员联系,不定期为合作社养殖的牛进行常规检查,查看以往的养殖情况;开展养殖技术指导,提出更加专业的养殖意见。

经过多年的养殖,邰绪洋已有了一定的养殖经验。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在发展肉牛养殖的同时,他也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养殖经验,喂牛用什么饲料好、建什么圈舍通风保暖等等,他都会不厌其烦地指点,哪家的牛生了病也会上门帮助医治,他因此成了村里群众发展经济的“主心骨”。

返乡创业促就业

“我今年58岁了,没想到在家门口找到了每天能赚100多块钱的工作,就是在地里面帮忙做做活,也不累,中午还能回家给老倌做饭。”同村的邰先春大姐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合作社主要以养殖为主,为了解决牛的饲料问题并保证牛肉的上好品质,邰绪洋决定自己种植玉米,将玉米秆捣碎后与玉米面等混合制作成有机饲料。这样一来,牛肉的品质有了保证,合作社也在玉米播种和收获季节为村里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通过合作社的落地,每年能够为一百多位村民提供就业,带动了周围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实现村民、合作社的增收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吸引更多有抱负、有能力的返乡青年留在乡村,不能仅靠乡愁和情怀,更需要有力度和温度的政策。感谢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支持,才让我能够返乡创业,合作社规模也越来越大。”邰绪洋高兴地说。在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引导下,宁利村在产业发展、政策宣传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绩,让每一个投身乡村振兴的青年都能立得住、站得稳。让“乡愁”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火种”,让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