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责任 > 正文

湖南长沙浏阳建成首个烤烟产业文化主题屋场

2021年11月29日 来源:浏阳文明网 作者:江卉、彭红霞、王雪艳
A+ A

“现在每天就喜欢到屋场来走走逛逛,环境好,还可以了解烤烟知识,非常有意思。”近日,在浏阳市首个以烤烟产业为特色的金叶文化屋场,村民汤祥英高兴地说着家门口的新变化。

漫步在金叶文化屋场,干净整洁的步道、修旧如旧的古墙、随处可见的烤烟文化墙……美丽、整洁的村容村貌犹如一幅画卷。

漫步在金叶文化屋场,美丽、整洁的村容村貌犹如一幅画卷。


金叶文化屋场位于古港镇白鹭村,今年8月启动建设,围绕“以烟为主、产业融合、田园美丽、烟农致富”的发展要求,以探索打造集高质量千亩烤烟示范片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基本烟田永久保护、烟基标准化建设“四个一体”的现代化烟叶产业综合体为目标,建成了我市首个以烤烟产业为特色的主题屋场。

因地制宜,打造产业文化主题屋场

古港镇是我市较早开发的烤烟种植基地之一,烤烟种植产业特色突出,白鹭村则是古港镇远近闻名的千亩烤烟基地村。

“早在1998年,白鹭村就开始种植烤烟了,20多年来,烤烟产业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在白鹭村有机结合,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白鹭村村干部马贤福介绍,今年白鹭村被确定为浏阳乡村振兴帮扶村,在市烟草公司、烤烟生产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与精心指导下,启动了金叶文化屋场的建设。

金叶绽放、白鹭呈祥。历时3个月,白鹭村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将金叶文化屋场打造为浏阳首个以烤烟产业为特色的主题屋场,将屋场内“空白墙”区域,变成别具特色的烤烟文化画廊。

专门打造的“烟农笑脸墙”,展现出白鹭村烟农的风采。

 

“我有一垄烟,种在山水间,一片金叶在阳光中生长,一个富民产业在乡村振兴路上延伸……”烤烟生产的全过程跃然于墙上,还集中展示了中国烟草发展史、浏阳烤烟产业种植史、浏阳烤烟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成果等。

“我们村种烤烟的人多,但是了解烤烟历史的人却不多,如今在屋场散步就可以了解相关文化,我觉得特别好。”汤祥英说,屋场环境好,视野开阔,篮球场、诗词书法文化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一应俱全,是周边村民活动健身的绝佳选择。

保留下来的古墙为整个屋场增添了不少历史气息。

乡村要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我们在屋场内专门打造了一个文化墙,用于展示白鹭村烟农的风采。”市烤烟生产指导中心驻白鹭村第一书记游定指着一面“烟农笑脸墙”骄傲地说,在白鹭村,扶持培育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就要让烟农既是绿色农业的带头人,也是产业致富的带头人。

绿叶变"金叶",烟农发展产业信心十足

屋场内有一排黄色的房子,格外“吸睛”。游定介绍,这是当地的一组烤房,在这次屋场建设中,他们统一将外墙刷成了烟叶的颜色。

“我市今年的烟叶烘烤在8月中旬就已经完成,9月份的时候,我们将烤房设施租借给了别人,用于桂花烘烤,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游定说,现在白鹭村正在构建烟叶绿色生产的技术体系,推进烤烟绿色生产全覆盖,探索烤房等设施的综合利用,逐步形成蔬菜和粮烟产业的新模式。

绿叶变“金叶”。据悉,从1998年至今,24年的烤烟种植,为白鹭村累计带来收入5500多万元,缴纳相关税收1000多万元,烤烟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加速器”。

“烤烟政策好,烟农收入稳,产业前景好,日子有奔头。”市烟草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坚持培育青年烟农,不断提高烟农收入水平,助力烤烟产业持续发展。

小烟叶,大产业,得益于烤烟产业的稳定发展,当地烟农的腰包也越来越鼓。去年,我市烟叶收购均价为14.26元/斤,今年烟叶收购价提价6.2%,收购均价达到了15.15元/斤,烟农种烟的收益进一步提高。

“种植烤烟以后,家里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日子越过越好,感觉未来更有奔头了。”白鹭村烟农李孝林告诉记者,今年他种植了45亩烤烟,亩产值高达5200元。

“目前,我们正以白鹭村作为试点示范,开展千亩烤烟产业示范片的建设。”游定介绍,现在白鹭村的烤烟种植面积为1100多亩,明年还将继续扩大烤烟种植面积,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烤烟生产示范片建设。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