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如花,向阳不变,这是信念和追求的定格。
面对改革的“疑难杂症”,他们目光如炬、信念坚定,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抓住机遇、奋勇拼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国有企业的使命与担当。
面对发展的“艰难险阻”,他们行动果敢、勇挑重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躬耕不辍、勇毅笃行,赢得了职工信赖、领导肯定。
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他们言语温和、本色无改,始终践行着“为群众办实事”的铮铮誓言,把职工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是南烟人眼中可信、可爱、可敬的“贴心人”。
他们,就是执着发展、追光而行的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阳卷烟厂党委。
1064 南烟速度
2016年上半年,新一届南阳厂党委收到了第一个“大难题”——“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他们深知:“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将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发展主业。作为一个66年厂史的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是一个绕不开、躲不过的“拦路石”。
面对这个难题,南阳厂党委站在惠民生、利发展的高度,迅速统一思想共识,重重困难没有让厂党委退缩,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大难题’,但解决好了,就是一个‘大礼包’。”
难题虽难,逐项解答。
但摆在面前的,是一个没有命题的难题,南阳厂未被纳入南阳市首批“三供一业”社会化改造范畴。
“要做首批的‘试验田’,还必须成为‘样板田’。”厂党委立下“军令状”。
地方政府现场办公、相关单位实地勘察,厂党委主动参与起草地方分离移交工作方案、测算标准和框架协议模板……政企齐心协力。终于,南阳卷烟厂的名字出现在南阳市“三供一业”首批社会化改造的名单之列。
一直参与此项工作的二级业务经理生海深有感触:“南阳厂党委从一开始就在‘啃硬骨头’。”
3个家属区,33栋家属楼,1064户住户,而其中双退人员达到了670户,占到了将近63%的比例,这是分离移交的全部事实,也是“遗留包袱”。
家属区点状分布、施工环境复杂、群众接受度低……让原本捉襟见肘的工期雪上加霜。“交得细,交得稳,接得好。”南阳厂党委对“三供一业”社会化改造的定位,让每个党委成员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党委牵总、支委负责、党员参与。党委副书记、厂长李松峰作为主导者,和党委成员分别任网格长,对难题采取分步解析,摸数据、定计划,入社区、进家庭,日汇总、周反馈……现场办公、现场沟通、现场拍板成了党委成员的“作业现场”。
诚心换心、实事办实。职工紧锁的眉头舒展了,在爬坡过坎中,伸出了有力的双手。2017年9月20日,南阳厂“三供一业”分离正式签订移交协议。同年年底,在河南中烟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1064户、475天——“难度最大、速度最快”是跑出“南烟速度”的“幸福代码”。
一花绽放报春来,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成为检验“南烟速度”的“试金石”。涉及2市、6县区、15个街道、80个社区、1339名退休职工这一庞大的移交工作,南阳厂党委以“惠民”为中心,赢得职工最大化理解和支持,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这项“庞大工程”。改造后的家属区不仅水、电、暖、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小区面貌更是焕然一新,让住户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之所愿、初心之体现。”南阳厂党委为之努力践行的,是党的宗旨体现。
525 刷新记录
2016年,14年未进行过大型技改的南阳厂面临着制丝生产线老化、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局面,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日益凸显。
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如何不负职工期许?这是南阳厂党委在思考的发展命题。
“机遇从来都是拼出来的。”南阳厂党委迅速调整技改思路,站在烟草行业、河南中烟发展的高度,因时因地提出制丝线升级改造的谋划,最终得到国家烟草局批复立项。
“18个月、540天,这是河南中烟党组的要求,必须投产运行!”说到做到,南阳厂党委和技改团队,所行之处,尽显党员本色。
烟草专用机械购置计划从下达距项目开工仅剩62天,党委副书记带队6天7夜“急行军”,奔赴云南、江苏、河北等地5个设备厂家,行程7000多公里,协调插单生产、缩短制造周期等关键事项,确保如期到货……那段日子,“饼干+开水”成了主餐。
在初步设计阶段,南阳厂协调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同时进驻设计单位,连续作战,仅用14天完成通常需要4个月才能完成的项目初步设计,再次“加速冲刺”……那段日子,披星戴月、彻夜不休成了家常便饭。
一个强大的磁场,必将凝聚起冲刺的磅礴力量。
制丝线技术改造是就地技改,属典型的“螺蛳壳里做道场”,厂党委与技改团队一道,打造出具有南烟特色的技改模式。
“4个2”施工组织推进模式,保证施工高峰期22家施工队、400余人现场的有序交叉施工;“先土建后设备、先外部后内部、先高空后地面”的顺序,减少施工干扰及相互等待时间;“电气带着设备行,设备带着土建走”方式,保证电气调试的牵引作用……职工智慧尽情释放,设备垫冬瓜皮挪移、自制的万向平衡车、多功能龙门吊等创新工具,“土方法”解决了大难题。
在最后紧张的工期里,南阳厂再次“请缨”,压缩15天工期,仅用525天,实现试生产,刷新重大项目改造记录。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21年5月,河南中烟一类烟黄金叶(软大金圆)、黄金叶(软盛世金典)在南阳厂正式落地生产。
南阳厂的发展蓝图像一帧画卷,在厂党委的手中徐徐展开。6759万元的厂区改造、8700万元的动能中心建设……累计投资1.6亿元,卷包、物流的升级改造也已提到议事日程……
在他们的带领下,南阳厂经济效益持续攀升,2021年在“戴着口罩抓生产”的艰难环境下,全年税收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7月,南阳市举行企业家表彰大会,对为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代表进行表彰,厂长李松峰荣获“南阳市2021年度特别贡献奖”称号。
“为地方经济发展、回馈社会承担更大责任,这是国企使命。”党委书记杨玉良言语深情。
843 脱贫摘帽
岗坡薄地、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站在淅川县厚坡镇王河村的田间地头,李松峰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是南阳厂扶贫的‘阵地’,在这里将展示出国企的担当。”
2016年4月,接到地方政府安排的扶贫任务后,南阳厂召开党委会,“作为市连续多年的税收第一大户,在促进地方发展的同时,我们更要在扶贫攻坚的路上展现国企作为。”
“怎么扶,从哪扶?”摆在面前的都是困难。随后,厂党委多次前往王河村,与县、乡、村三级领导班子座谈会诊贫困症结,改“坐诊”为“出诊”,直视疑难杂症,力争“对症下药”,用脚去实地丈量扶贫工作的精准度。
他们同驻村干部一道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当地土壤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经济作物和生态养殖”的扶贫思路;找项目、拉投资;举办技能培训班,引导村民掌握脱贫技能;争取专项资金,建立扶贫车间,搭建香菇种植大棚,实现家门口就业……
厂党委争取6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帮助王河村建成了5.5公里的高标准村组道路,让村民出行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南阳厂捐赠近43万元,建成500平方米扶贫车间,牵线引入一家藤椅生产厂家,接纳近20名贫困户就近务工。仅此一项,贫困户每人年均收入近万元。
与此同时,他们又陆续帮助贫困户规模种植西瓜、辣椒、香菇、艾草等经济作物,引入牛、羊、兔等特种养殖,把村里地处南水北调渠首的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贫困户每年可增收近6000元。
“现在村子美了、产业兴了,俺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舒畅了!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南阳卷烟厂!”脱贫户申学群拉着多次来家拉家常的党委书记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2018年年底,王河村脱贫213户843人,实现整村脱贫目标。
他们所惦记的另一个村子,社旗县下洼镇高庄村也传来喜讯,全村脱贫!今年,南阳厂党委又将高庄村的农产品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提上了日程,组建电商助农专班,协调网络媒体、电商平台,深入该村开展调查研究,分析现状优势,并从人才培养、产品选择、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帮扶,为地方乡村振兴工作出谋划策 。
近年来,在他们的带领下,南阳卷烟厂先后荣获全国工会品牌职工书屋示范点、河南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河南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南阳市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南阳市见义勇为爱心企业,厂党委成员也先后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工会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这,是共产党员的朴素情怀;这,是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
一朵、两朵……葵花向阳开,他们追随太阳而动。或许,那太阳,是党员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是鲜艳的党旗、褶褶生辉的党徽……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