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正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中和营镇菜心上市的季节,走进中和营镇响水村委会,农户们在地里忙碌着收割、装筐、搬运,往来运菜的车辆川流不息。
中和营镇响水村的赵琼芬种了10年菜心,她介绍说,现在有了种植合作社,服务全产业链,种菜相对更轻松,还不愁销路;空余时间,她和丈夫到周边的蔬菜地、园林打工,又可增加一份收入。
赵琼芬采收菜心。摄/耿晓宇
“村里的种植专业合作社,把大伙儿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赵琼芬说。响水村委会党总支于2023年2月领办成立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烟叶种植为主要业务,同步做好做实周边配套业务,兼顾化肥、农机、集约化服务等业务,村民们全程参与,共享农业发展红利。
赵琼芬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她从合作社返租了15亩土地,新增种植了15亩红薯,收获后由种植公司统一销售,一年能有十多万元收入。
中和营镇准备装车运往外地销售的红薯。摄/耿晓宇
与赵琼芬一样,菜农王应能得益于合作社带动推广的良种、良技、良机,每年栽种的蔬菜不仅品质更高,销售也有了保障。
合作社依托中和营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示范店开展线下贸易,集中销售项目区农副产品,打造本土品牌,统一开展线上订单销售。目前,王应能栽种的上海青、芥蓝、菜苔、西蓝花已谈好了订单,不用担心销路。响水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泽介绍,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是当地政府与烟草部门探索“粮+烟+N”产业模式的生动实践。
中和营镇土地平坦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2022年以来,按照红河州委、州政府和云南省烟草专卖局部署,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协同开远市委、市政府在中和营镇响水村委会等13个村民小组规划建设高标准粮烟协同发展项目区,探索推广“烤烟+N”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引导当地村民利用“烤烟+青贮玉米+油菜+旱稻+油菜”等方式大规模连片种植,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同时,开远市烟草专卖局按照上级部署,在项目区内同步布设水利管网18.2公里,取水站桩391个,新建机耕路11条8365米,为当地农业生产用水、机械化提供保障。
2022年底,依托高标准粮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开远市烟草专卖局积极引导当地发展集体经济,引导当地村委会组建种植型专业合作社,发挥合作社的经济、产业优势,全力提升乡村振兴组织化程度。
种植合作社成立后,通过种植烟后大豆、上海青、菜心、芥蓝等作物与烤烟相结合,同时引入多家贸易企业,联合中和营镇村级联合公司打造“鸣门金时”红薯、“牛排”番茄、“翡翠甘龙”南瓜等单品,多元化产业发展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民收入的多元化。
中和营镇烟后种植的蔬菜。摄/耿晓宇
在这一模式推动下,村民们以土地经营权、设施设备、劳动力入股,积极参与作物轮作和养殖项目。目前,响水村全部烤烟种植户均加入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多元产业和劳务服务,村集体经济2025年预计收入40万元。
近年来,开远市烟草专卖局坚持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探索“烟草部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新路径,依托烟叶产业扶持、引导村委会领办种植型合作社组建产业工人队伍,保障了周边群众就近稳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