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云南砚山县:农民致富路上的笑脸

2024年07月23日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孙丽
A+ A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有一片被阳光亲吻过的土地,在烟叶的绿意盎然和灿灿金黄中,藏着无数关于亲情、爱情与传承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烟叶间闪烁的露珠,晶莹剔透,映照出一个个平凡人不平凡的致富之路。在这条路上,有兄弟齐心协力的默契,有夫妻携手共进的温馨,还有父子传承希望的坚韧。一张张洋溢着快乐、满足、幸福的笑脸,成为了这条路上最美的风景。

image.png

抱团发展,降本增效兄弟连心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在砚山县盘龙乡明德村,有对亲兄弟,杨万何和杨万永,他们自小就与烟草结下了不解之缘。父辈留下的几亩田地,曾是家中唯一的生计来源,却因种植技术落后,收成微薄。面对生活的困顿,兄弟俩没有选择外出打工,而是决定留在家乡,用智慧和汗水改写命运。

走进他们的烟地,两兄弟正带领着工人在地里栽烟,嫩绿的烟苗生机勃勃。杨万何站在田埂上,指着培土机说,“这是我们兄弟俩共同购买的,一人只用出一半的钱,两家栽烟时都能用,这样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节约下来的钱我们又可以买一台其他的机器。”

杨万永则在一旁补充道,“我们兄弟二人在日常管理上配合默契,两人分工明确,又相互补位,日常我们一起下地,干活时互相帮衬,熬夜烤烟时我们也轮换着进烤房,这样有一定的时间能休息下,感觉种烟也不是那么累了。”彼此间的鼓励和支持成为了兄弟俩最坚强的后盾。几年下来,昔日的荒田变成了希望的田野,烟叶产质量大幅提升,家庭收入也翻了几番。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谈及未来的规划,两兄弟的眼中都闪烁着光芒,“我们计划继续共同添置更先进的机器,提高烤烟种植的机械化水平,看看明年能不能再多申请点合同,进一步扩大生产。”

望着这对兄弟忙碌的身影,能够看出,团结合作不仅降低了成本、更让种烟人有了一份拼搏的底气,这样的精神,让这片土地焕发出了不一样的生机与活力。

携手同行,夫妻搭档共奔小康

不远处的另一块烟田,讲述着夫妻搭档的温馨故事。朱炳亮和妻子王芳,自结婚以来,夫妻俩就共同打理着家里的烤烟种植。

他们延续着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朱炳亮负责烟田的栽种和管理,王芳则擅长烤后的晾晒和分级。每天,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田间,夫妻俩便开始了忙碌。王芳在丈夫劳累时会递上一壶热水,朱炳亮也会在妻子连夜分烟劳累时送上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小孩望过年,大人望割镰。”王芳说,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就是交售烟叶的季节,每次交烟她都和丈夫一块去,早上拉着满满一车烟去,晚上坐着空空的车回家,感觉特别好。“现在烟卖完后当天烟款就到账了,看着银行卡上不断增加的数字,我感到特别高兴,那是我们夫妻共同努力的见证,更是我们一家幸福生活的保障。”

此时,烟苗刚出膜,一排排绿油油的烟叶长势喜人,夫妻俩并肩走在烟田边,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对彼此深沉的爱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希望传承,父子接力齐种烟

父子接力种烟,传承的是希望。在村子另一端的拖支白村小组,老邓和他的儿子小稳,演绎着一段传承与创新的故事。老邓名叫邓万柱,是村里有名的烤烟种植老手。儿子小稳从小耳濡目染,对种烤烟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小稳毕业后没有留在外地,而是选择回到父亲身边,用所学知识助力父亲种烤烟向机械化、智能化发展。

以前,种烟的很多环节都靠人工,一直是“人难请,请人难,管理更难”的状态,小稳便劝说父亲购买打塘机、中耕培土机,大大提高了种烟的效率和质量,更是减少了请工的费用。

起初,老邓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但在儿子的耐心劝说和实际成效面前,他逐渐放下了顾虑,尤其在今年利用无人机喷雾打药后,老邓不由得感叹道:“与传统人工喷雾器相比,无人机喷洒均匀度高、雾化效果好、施药效率高,能节省大量的劳力,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老邓还开心地说,今年打塘和中耕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率达到100%,起垄、施肥、覆膜的机械化作业率也能达到95%以上,省下不少人力和时间,每个环节都能比往年提前几天完成。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与子的传承、传统与革新的碰撞,两代人的勤劳和智慧在烟田中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当前,烟叶马上进入采烤阶段,父子俩正在地里清除底部脚叶,望着那一片片逐渐成熟的烟叶,父子俩知道,马上就要进入到下一个“烤场”,老邓的眼中满是欣喜,小稳的笑容里也充满了对今年收成的信心。

他们的笑容,不仅仅是对收获的喜悦,更是对生活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最好诠释。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烟草不仅见证了他们的辛勤与汗水,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承载梦想与希望的桥梁。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